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11 编辑
1979年**,中越之间进行了10年边境战争,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奔赴祖国西南边陲,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血染疆场的壮丽诗篇。时光已过30多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当年的血火交融、**炮震天、横尸遍野、血肉模糊的作战经历不仅给老兵躯体留下了无法治愈的伤痛后遗症;在精神上,战场上惨烈情景的恶梦还常常在折磨着自己,给自己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痛苦的印记。
在多数老兵已是残年的今天,许多战争后遗症开始显现,特别是由于战场上的恶劣环境,严重透支了身体,产生许多不明病因、精神异常,早衰老、体弱等战争后伤残综合症。据“对越作战功臣群”对两广部分参战老兵调查显示,69名病故的作战老兵平均病故年龄只有42岁,调查表明作战战友精神异常不少,英年早逝多为不明病因,令人震惊。
由于国家对参战退伍军人保障制度缺失,有关部门优抚工作不尽人意,许多老兵至今还在战争阴霾中挣扎。
胡全生【图左】 炮四师十八团参战军人,猫耳洞潮湿的环境使我们的老兵患上关节炎,靠双拐行走,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兵,只能靠政府每月400元的补贴生活。像老胡这样的老兵好多好多,或多或少都患有战争后遗症,有的慢慢失去听力,有的神经衰弱。。。。。
黄柏林【图右】,广东省南雄县人,1959年出生,1978年入伍,原是125师375团3营7连战士。1979年2月26日,在部队攻打复和班占西则无名高地袭击战斗中,被二发子弹击中,一发击中大腿,一发击中腰椎神经,当场昏迷,倒在地下,被支前民兵抬运回后方医院抢救。在医院抢救近半个月时间才苏醒过来,在医生的全力治疗下捡回一条命,但在肚脐以下全部失去知觉,被评为特等伤残军人。1980年9月,他从广西某医院转到广东省荣军康复医院治疗,这一住就是到如今的33年了。
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吴华触雷,双腿立即被炸成重伤,由于伤口的感染,最后成了高位截肢,在“咯吱咯吱的”锯声中,双十年华的年轻人将自己的双腿永久的留在了老山上。那年吴华刚刚20岁…… .现在吴华居住在民政局提供的一套简陋的房子里,四口之家靠每月800多元的残疾补贴生活,妻子不堪重负精神崩溃患上“精神分裂症”。。。。。。
杨铁牛,广东省饶平县人,男,1962年3月生。1981年10月入伍,1984年10月退伍,在广西边防十五团一连服役。广西边防十五团隶属于原广西边防五师,是两山轮战期间广西方向的主力作战部队,杨铁牛是两山轮战期间的参战老兵。杨铁牛退伍后不久,就会时常自言自语地说起部队战备和打仗的情况,好像战争给他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后来患上暴力型的精神病,而且越来越严重,不仅会使用暴力攻击亲人、邻居,而且还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给打死。老婆带着女儿,也因此离他而去,至今没有音信。
刘武州:原13军39师117团高机连一排一班副班长,参战后担任炊事班副班长。1983年退伍后回到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住的是摇摇欲坠的窑洞。因患战争综合症精神失常,妻子和他离了婚,留下一个至今都很贫穷无力负担他的女儿。五年前,刘武州完全失去了生活能力,一直流落在三门峡市的大街小巷,天当铺地当床。过着饥寒交迫有上顿无下顿的日子,每月250元的补助都是他离婚的妻子领走,可是却没有任何人管他。
顾光伟【图左】于1982年12月应征入伍,在云南武警红河边防支队河口县边防大队服役,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整整战斗了三年,为祖国的安宁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特殊贡献,就在退伍前的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阵地遭到了越军炮火的“狂轰滥炸”,顾光伟脑部受伤生命垂危,经战地医院全力抢救没有牺牲,但由于是脑部受伤,患上了痴呆症(疯病)。自1986年1月退伍回乡后,由于是“痴呆症”,政府沒有安排工作,从那一时起也就丧失了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也没结婚,仅靠老母亲一人照顾他的生活,生活困难程度令人吃惊。
刘志宏【左二】,参加了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攻打越南高平战役,因头部等多部位中弹片负伤,被评定为八级残疾军人。2004年刘志宏因战伤后遗症病发脑溢血,从此坐上轮椅、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刘志宏的妻子下岗十几年,靠做打扫卫生等临工获得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家庭生活;由于心脑血管病的大部分药品都没有纳入医保范围,刘志宏根本就无法支付大笔的医疗费;他还有一个女儿在读大学,需要支付高昂的学费;每月还要支付经济适用房的房款,几十年来这一家人生活一贫如洗。......)
贾纲加 ,男,1959年12月16日出生,现年53岁,出生在湖北通山县洪港镇贾家源村三组,1978年3月日入伍,分在广州军区41军122师366团三炮连当战士,1979年参加自卫还击战,荣立三等功,是广州军区英模报告团成员,1981年1月退伍回乡。不幸患上高血压(持续高达250mmHg)、肾衰竭、尿毒症。他住院治疗一个月,用了四.五万元,病情稍一稳定,他就出院在家用药保守治疗。船破偏遇当头风、屋漏更遭连夜雨。2012年4月他又不幸把腰椎骨摔断。在咸宁市人民医院住院几天,就因为无钱交医药费被驱赶出院,现在只能躺在家里等死!
宋世森,男56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办事处,观崂村居民,参战老兵。1979年入伍,广州军区服役(广西战区),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运送前线给养弹药。在数月的作战运输中,受炮火的侵袭和身体疲劳,一度双眼视力极度下降。战争结束所以谢绝部队的评残。返乡后由于山区医疗条件差,旧伤复发至今,一级盲人双目失明。
综上所述,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流逝,参战老兵那份血染的风采已经渐渐褪色,战争的创伤正在伤害着参战老兵精神和体魄。许多老兵已开始维权行动,虽然我们不赞成过激行为,但是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去掉英雄不讲,去掉可爱不说。就算他们是普通士兵难道政府就不能给这些特殊群体从心灵上和生活中给点温暖和关爱吗?就不能用社会的温暖为他们冲淡那场战争带给他们的心灵灾难吗?
当我们的官员看到老兵们举着写有:“共产党万岁!”“老山精神万岁!”“我们要工作,我们要生活,我们要自食其力!”“我们要瞻养老人,我们要抚养儿女!”“虽然战争摧残了我们的躯体,但我们意志坚如磐石!”的横幅出现在政府门前时,是不是应该给予他们关注和更多关爱呢?
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