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40 编辑
资料图:中国制造的新型元级柴电潜水艇。
039型与041型都是1800吨级的潜艇,拥有60海员,配备有6具鱼雷发射管。这些与“基洛”级潜艇(该潜艇略大)很相似。一开始中国从俄罗斯订购“基洛”级潜艇,然后便于20世纪90年代末确定了可利用最新柴电潜艇设计方案之一。那时,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的售价为每艘2亿美元左右,大约是西方国家潜艇售价的一半。“基洛”级潜艇的水面排水量为2300吨,拥有57名艇员,配备有6具鱼雷发射管。该级潜艇很安静,能够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在水下行驶大约700公里。“基洛”级潜艇携带有18枚鱼雷或SS-N-27反舰导弹(其射程为300公里,从水下经鱼雷发射管发射。)由于行驶时安静且配备有巡航导弹,所以“基洛”级潜艇成为了美国航母的一大威胁。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和伊朗都已购买了“基洛”级潜艇。
俄“拉达”级潜艇或为“宋”/“元”级发展提供进一步发展道路
报道指出,在进行了三年的海试后,俄罗斯才于三年前宣布其首艘“拉达”级潜艇能够服役。不过,从那时起,该潜艇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并且一曾被认为可能会取消。但这一情况已经发生改变,而且有望今年恢复剩余两艘潜艇的建造。中国最好应该谨慎看待“拉达”潜艇所出现的问题。
“基洛”级潜艇于20世纪80年代初服役。俄罗斯本国仅购买了24艘该型潜艇,但其出口量却超过了30艘。它被视为一款设计成功的潜艇。**,即冷战结束前不久,苏联海军开始发展“拉达”级潜艇。不过,由于缺乏资金,在20世纪90年代的多数时间里,该项目都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直到过去十年才得以恢复。
“拉达”级潜艇配备有6具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携带有18枚鱼类和/或导弹。该级潜艇长71米,水面排水量为1750吨,编配有38名艇员。其中每名艇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船舱(虽然低级艇员的船舱空间很小,但这仍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在水下航行时,“拉达”级能够以大约每小时039公里(潜艇水面航行最高时速的一半)的最大时速巡航,并且可以下潜至250米左右。该潜艇能够在海上持续滞留长达50天,可凭借其柴油发动机航行远达1万公里。在只借助电池提供动力时,该潜艇可潜行450公里左右。“拉达”级潜艇还配备有电子潜望镜(通过电缆通往水面),它具有夜视能力和激光测距能力。
资料图:俄罗斯拉达级常规潜艇。
“拉达”级潜艇旨在采用不依赖空气推进设计。过去俄罗斯一直在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设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过去十年间西欧国家已经走到了俄罗斯的前面。1997年,俄罗斯开始建造第一艘“拉达”级潜艇,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其建造工作耽搁了数年。2005年,第一艘“拉达”级潜艇最终建成。而且,俄罗斯还推出了该潜艇较简单的出口型——“阿穆尔”级潜艇,但迄今为止尚未销售出去。
“拉达”级潜艇被设计成一款快速攻击和侦察潜艇,用于执行反水面舰、反潜以及侦察任务。据信该级潜艇的安静程度是“基洛”级潜艇的8倍,这主要是通过在潜艇舰身外部覆盖消声(吸收声音)瓦以及采用相当安静(倾斜)的螺旋桨来实现的。“拉达”级潜艇的所有内部机器在设计时都考虑到了降低噪音的需要。它的传感设备包括主动声呐以及包含拖曳阵在内的被动声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安静特性正是中国人所追求的,这是因为柴电潜艇是为安静的,甚至比配备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的潜艇还要安静。如果不出意外,那么“拉达”级潜艇可能为中国“宋”/“元”级潜艇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潜在道路。报道指出,039型是中国首款采用水滴型外壳的潜艇。041型虽被视为“宋”级潜艇的改良版。
目前,中国拥有13艘“宋”级、12艘“基洛”级、7艘“元”级和25艘“明”级潜艇。除此之外,中国仅有3艘“汉”级核潜艇,这是因为中国在发展核潜艇方面仍存在大量问题。尽管如此,中国的“汉”级仍在海上航行,虽然它们的噪音大并且容易被西方的传感设备探测到。实际上,1974至1991年间,中国建造了5艘“汉”级潜艇,但其中2艘已经退役。而“宋”/“元”级潜艇就是为了替代老旧的“明”级潜艇。
资料图:039宋级改潜艇。
资料图:宋级常规潜艇训练紧急上浮。
解放军海军宋级039型常规潜艇海上编队。
资料图:海军为宋级潜艇装填鱼雷。
资料图:中国制造的新型元级柴电潜水艇。
资料图:041元级常规潜艇。
资料图:中国新型元级潜艇的上部结构。
资料图:中国海军第三条新型039B元级潜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