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会员登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社区事务 社区相关事务的版块 勋章申请版主管理规定新会员必看

新帖导读 社区相关功能板块 活动任务投票悬赏排行记录

老兵 北京 上海 陕西 内蒙 江苏 浙江 广东 福建 青海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西 宁夏 甘肃 西藏 江西 山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安徽 天津 重庆 海南 云南 黑龙 贵州

显示电梯×楼主沙发登录注册
查看: 15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信息化转型的铁甲尖兵

[复制链接]

609

主题

6

听众

9766

积分

一级上将 ★ 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三等功 优秀士兵 优秀军事干部 优秀服役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正营职军官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8:05: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贾元友(下)在给新战士讲解新装备射击操作要领。秦德禄摄(新华社发)

  一个士兵的路究竟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够看多远。

  一个士兵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取决于他在追求什么。

  贾元友,一个入伍14年的士兵,因为看到了明天的战争,因为渴望着战场建功,不但从新兵走到了四级军士长,更是从机械化走到了信息化。

  盛夏,走进当今中国最先进的坦克部队,随着北京军区某机步团坦克六连士官贾元友钻进坦克、冲过训练场、置身战术对抗中,“转型精兵”的形象便赫然眼前:敦实强健的体魄,烈日灼黑的脸膛……尤其是,在全新的显示屏、按钮、指令系统和数据流面前,那精准的判断、娴熟的操作与威猛的低吼!

  贾元友,一个猛冲在转型前沿的士兵。

  说他强,他强得令人难以置信。精通新型坦克的所有操作,攻克12项信息化装备训练难题,7次在师以上比武考核中夺魁,刷新7项坦克实弹射击纪录……

  说他猛,他猛得让将军们赞不绝口!连续10年担任坦克通信、射击、驾驶三大专业“兵教练”,培养的专业技术尖子有21人在新装备比武中夺魁。2012年6月军委首长在接见贾元友时称赞他为 “士官教授”!

  一个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的“80后”战士,靠什么站在了军事训练转型的时代潮头?

  碰撞——危机感点燃虎狼气

  训练场上,新型坦克如同一只猛兽,匍匐在烈日下。贾元友身躯高大,但登上坦克、进入战位的动作却极其矫健,一个腾跃,就到位了。

  酷热让铁骑蒸腾着滚烫的气焰。记者小心翼翼,却不时被铁板碰撞着。

  提问,就从碰撞开始吧。

  “你练坦克,没少碰着吧?”

  贾元友略一停顿,说:“是啊!但真正的碰撞,却不是身体与钢铁,而是新与旧。从感情,到能力,到观念,一开始就碰得头破血流……”

  说话间,战车轰鸣起来。起步、加速、180度回旋、瞄准击发!似乎连大地都在颤抖、震撼!

  “听说,你讲过‘我爱坦克,坦克不爱我’?”

  贾元友嘿嘿一笑。

  进到坦克里,其实就有了答案。舱内空间要求坦克兵身高在1米65以下,可贾元友有1米77。要进入战位,常常要如楔子一样打进去。

  “感到特别憋屈吗?”

  “不,我和坦克已融合成一体!”

  爱坦克,渴望被坦克爱,这才是他的“魔鬼**”。

  肢体被镶嵌,但心灵在舒展。这或许就是士兵的使命与品格。

  柴油、橡胶和太阳烘烤出的钢铁味,混合在一起,让人几乎窒息。穿着厚实坦克服、高靿坦克靴的贾元友,却没任何的表情,脑、眼、身、手、脚,与跃进中的坦克高度协调地运转着。

  “信息化时代,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优秀坦克兵?”记者再次发问。

  “这是我见到新坦克后,一直在问自己的一句话!”贾元友回答。

  那是一次令贾元友刻骨铭心的见面。在工厂里,钻进坦克后,这个把老坦克练得“做梦都能飞起来”的兵,竟然束手无策了!

  操纵杆竟然如此轻灵!闪烁的显示屏、全新的按键、变幻的数据……这还是坦克吗?

  “新装备的列装,对我和许多人产生强大冲击。转型之路,艰难如山。碰撞之痛,侵彻心髓。”从不服输的贾元友,危机感陡然升起!“我知道,从前的一切都归零了。”

  只有初中学历的贾元友,在厂家提出的一连串“必须”中,流下了一身冷汗:必须熟悉电脑,必须掌握英语和汉语指令输入,必须读懂各类作战数据……

  深知自己有文化软肋的他,此刻看到的新装备,不再是可爱可亲的样子。它更像一头怪兽,一道深深的鸿沟。

  “难道,它会把我给废了?不!再烈性的战马,也得成为战士的坐骑!”入伍那阵,还是“新兵蛋子”就敢和老兵叫阵,一向勇猛得不给对手喘息之机的贾元友,抓住新坦克的控制手柄,使出全身的力气,紧紧地握了一阵。一同登车的厂家代表看在眼里,出来就说:这小子身上真的有股子虎狼气!

  伙计!先把你当对手,再和你做兄弟!

  在碰撞中激起血性的贾元友,就这样与自己、与信息化,展开了较量。

学习——知识中榨取新能量

  什么样的学习堪称“榨取式”?

  “贾元友就是个能榨干老师、榨干时间、榨干知识的典型!”

  装甲兵工程学院兵器工程系副教授王东军,用了“特别爱提问、特别能纠缠、特别会拦截”,来形容这个让他难忘的学生。

  长年跑部队的王东军,评价贾元友“绝对是一个高水平士兵”。

  在新装备厂家,课程就开始了。

  贾元友爱提问题是出了名的。对内行他善于发问。对同行他不耻下问。

  当一个学生大量地占据了老师的课余时间,再有耐心的老师也会笑不出来的。那段时间,王东军把贾元友称作“拦截者”、“堵截者”。

  “他极大地压缩了我的个人空间,他常常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不管是办公室、操场、俱乐部、餐厅。我说,你快成跟班了。他嘿嘿一笑,仍然我行我素。被他盯上就别想轻松,周末一大早堵家门的事他干过。总之,你走到哪,他和他的问题就会追到哪儿。” 说到这里,王东军语气很无奈,表情却微笑。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是在感动。他为什么这样?他为了谁?不就是为了当一个能够真正保家卫国的好兵吗?!”王东军眼中有泪。

  为了学到管用的东西,贾元友会拼命。接装新型坦克后,贾元友主动请缨:为操作训练编写一本教材!

  这哪是士兵能够啃下的骨头?从教授,到领导,还有士兵战友们,无不为之捏着一把汗。

  贾元友每天长时间钻在坦克里。那时的塞北重镇,零下10多摄氏度,他只穿着薄毛衣。一天傍晚,天气特别冷,已经零下20多摄氏度,六七级风。有人问:“小贾回来了吗?”大家相互对视,都“哎呀”一叫,往坦克场跑。一看贾元友就在那里!眉毛和发梢结了霜,可呼吸还是热腾腾。

  在战友的坚持下,他收了摊准备从坦克出来。可几次努力却站不起来,奇怪地说:“怎么腿不管用。”赵副团长大叫:“糟了!”等把贾元友弄上来,抬回宿舍一番搓揉,终于挽救了那双差点就报废的腿。

  主动而勤奋的榨取式学习,让贾元友获得了全新的能量:

  2011年冬春之交那个寒夜,运送新型坦克的军列一到站,贾元友就奉师长的命令,用一个小时向军师领导深入浅出地讲清了它的构造和性能;

  在接收新装备的20天内,他不负重托编写出了6万字的新型坦克教材。

  “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被淘汰!”

  是啊,原先的铁骑驭手贾元友,又有了新底气!

苦练——“信息能”改造“机械能”

  关于信息化作战,曾有一种浪漫的形容:鼠标和键盘,代替机**和大炮。

  对绝大多数“80后”来说,鼠标和键盘那是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在贾元友这里,小小的键盘这一关,何其难闯!

  粗壮的手指,拙笨的肌腱,拿鼠标会抖动,敲键盘会误击……而操作那些精确度要求极高的旋钮,需要精准的力道。每一步都是一道山峦,贾元友把自己铆在坦克里,坚持练习稳、准、快。

  在一次比武训练时,贾元友坚持夜晚在坦克车上睡。三伏天高温就不说了,训练场蚊子多得要命。下了雨,蚊子一群一群往坦克里钻。不要说拍死的,早晨起来,身体下边压死的蚊子就一层。

  那一练,就是18个日夜!战友们说,蚊声如雷。可贾元友竟然一边拍蚊子一边安然熟睡,早晨一看满手掌都是血,全身鼓起难以计数的蚊包,后背还有8个勋章大小的肿块。

  终于有一天,这个“手笨脚大”的士兵,操作火炮、键盘、按钮的动作,达到了“干脆利落快,轻重拿捏准”。

  “练手”本不容易,“练脑”就更难了。就拿新坦克火控系统来说,仅操作面板上就有50多个零部件,涉及机械、电气、计算机、光学等多个知识领域,要完全弄懂这些深奥知识,谈何容易!

  贾元友的“练脑行动”开始了。

  靠自学,取得**中专学历后,他又报了大专和本科课程,每天按计划进度,严格落实,直到以优异成绩通过26门课程考试,获得学士学位。

  军事科技知识,尤其是装甲兵作战、信息作战知识,那是运用信息化装备必须了解的东西,贾元友就一头扎进《信息化作战研究》等书本中。

  不是说信息化战争又叫“白领战争”吗?为什么要这样自苦?他说:“要把自己身上的机械作战能力转变为信息作战能力,那可是脱胎换骨!不吃苦,不受累,旧的不去,新的能来?!”

  苦练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在机械化中冲锋陷阵的贾元友,以高标准通过了信息化新装备的通信、射击、驾驶三大坦克专业特级资格考试。

  一个能驰骋信息化沙场的“三特精兵”,轰然出世。

争锋——校场上冲出王牌兵

  烈日如火。京郊某靶场,2010年北京军区基础训练大比武进入白热化。这次比武是军区历史上规模最大、专业最全、人员最多的一次。作为比武的重头戏之一,7月2日的坦克实弹射击决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8时40分,10枚红色信号弹升空,一场巅峰对决上演了。不同部队不同型号的8辆坦克同时发起冲击,卷起漫天烟尘,直扑射击地域。

  贾元友驾驶的新型6号战车一马当先。搜索目标、测定距离、装填炮弹……就在目标刚刚显示的瞬间,他按下了击发按钮。

  一声巨响,炮弹挟雷裹电飞出炮膛,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不偏不倚正中靶心。观礼台上,军委、总部和军区首长拍手叫好。

  指挥所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6号车,第一名!”

  然而,这并不是贾元友的最好成绩。就在比武前夕,奇迹出现了。

  为使比武取得成功,需要进行“战前校炮”。战车轰鸣着,进入射击状态,靶子立在1200米外。贾元友最后一个登场。

  贾元友的瞄准姿态好似雕塑。战机突至!他快速锁住目标,按照指令4次瞄准、4次击发,一气呵成,发射了4枚炮弹。硝烟散去,大家纳闷了:靶子上怎么只有一个窟窿?难道其他3发炮弹脱靶了?

  检靶员核实结果立刻传来:贾元友发射的4枚炮弹全打在靶心位置,打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不规则圆洞。

  现场一片欢腾。

  “好小子,快说说,你是怎样打的?”师、团领导高兴地问。

  “坦克就像我的肢体,炮弹推进炮膛,就像装进我的胸膛,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就一定可以打成这样。”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贾元友做到了。

  贾元友有句颇有名气的狠话:“第一不是比出来的,是杀出来的。要想杀败敌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还是在新型坦克列装,第一次射击考核的时候,贾元友的首发射击,竟然脱靶了!虽然第二发、第三发相继命中,但对于从未失手的贾元友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随后,其他人都回到了营房,可贾元友却在坦克里没出来。团领导嘱咐:不要干扰他,相信他能够想得通。

  5个小时过去,贾元友出来了,憨笑着提交了皱巴巴的8页纸。

  是要写检讨吗?没必要啊!团长、政委相视一笑。

  当他们一页一页数过、读罢之后,看着其中的几十条设问、探讨和归纳,两位领导不由为之震惊!呆在坦克里的300分钟,他在做又一种突击:试图穷尽失败与制胜的所有可能!

  这是个什么样的士兵?是坚定展现英雄壮志的士兵,是绝不在挫折处停留的士兵!如果说他是在跨越,那绝不仅仅是跨越着技术、挫折和阴影,而是跨越了一个时代的结论!

  “士兵强,中国军队必强。士兵进,中国军队必进。”看着贾元友黑红的脸庞,时任团长高继安眼中,有骄傲的泪光闪动。(冯春梅)

(来源:人民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老兵苑 - 军人论坛_军嫂论坛_老兵网_军人老兵论坛网-中国老兵苑军网 - 论坛版权1、发贴请遵守论坛版规 切勿涉及敏感政治色情内容 本 主题所有言论与图片纯属于个人意见 与本站无关 且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尔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者刑事法律责任。
2、在本站发表贴文即意味着同意其贴文在本站内的公开发布与传播以及本站引用所产生的使用权 由于第三方下载而引起的传播和修改等衍生责任 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本站仅提供贴文存储空间服务 贴文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贴文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站对贴文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本站对于上传的贴文保留不事先告知立即删除的权利。
5、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

听众

4758

积分

上将★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三等功 对越自卫反击战 国防服役章 40年以内老兵

沙发
发表于 2012-8-15 14:05:27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坦克有空调系统了吧,不然夏天的坦克里怎么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