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22“猛禽”(Raptor)战斗机 (一) 简介 F-22战机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通用动力等公司联合为美国空军设计的重型隐身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取得并确保战区的制空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现役的第五代战斗机,F-22战机的原型机,即YF-22于1990年9月29日首飞,首架生产型F-22于1997年9月7日首飞,2005年12月15日服役,F-22A的采购数量为179架,以取代上一代的主力机种F-15鹰式战斗机。 (二) 性能数据 外形尺寸: 成员:1 全长:18.92m 翼展:13.56m 全高:5.08m 机翼面积:78.04m² 空重:16329kg 重量载荷: 最大起飞重量:38000kg 最大载油量:8000kg(内部) 最大武器载荷:6500kg 动力装置: 2具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F119-PW-100涡扇发动机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 航电: 中央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综合通讯、导航和识别系统ICNIA和包括无线电电子对抗系统的全套进行电子战的设备INEWS;具高分辨力的机载雷达AN/APG-77和光电传感器系统EOSS,两个镭射陀螺仪的超黄蜂LN-100F惯性导航系统(HHC)。机载雷达为带电子扫描的主动相位阵列雷达,它包含了近2000块模组,其中使用了超高频率范围的单一积分系统技术。为提高隐蔽性,设计有雷达站被动工作状态,在配合上ALQ-94的情况可以不启动主动雷达达到在400KM外预警敌机的效果,它保证雷达站以主动状态工作时使信号更不容易被截获。飞行员座舱内的自动仪表设备包括4台液晶显示器和广角仪表起飞着陆系统。 雷达: F-22的AN/APG-77雷达是1个用于探测目标的有源相控阵系统。它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系统与其他传感器和航空电子设备一起工作。处理器控制天线发射和接收波束的图形,以及处理接收的雷达数据。 APG-77雷达的技术基础是来自超可靠雷达(URR)计划和空军的有源相位阵列雷达试验。超可靠雷达的独特的特点是德州仪器公司的固态相控阵(SSPA)天线。每个辐射元件的独立发射和接收是这种系统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并确保提高了灵活性、小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和 宽带带。 武器设备: 机炮:1门20mm M61A2火神式六管旋转机炮,配有480发炮弹 空对空模式: 6枚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彈 2枚AIM-9响尾蛇导彈或AIM-132 空对地模式: 2枚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彈、2枚AIM-9响尾蛇导彈或AIM-132 2枚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 JDAM)或 2枚风偏修正弹药洒布器(Wind Corrected Muniti** Dispensers, WCMDs)或 8枚GBU-39小直径炸弹(Small Diameter Bombs, SDB) (三) 研发历史 1982年美国空军面对苏联战斗机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空军准备使用F-15E与F-16担任对地攻击的任务、F-117进入试飞阶段,对地攻击的需求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当年10月,最终定案的计划正式在最后一次公开会议上提出。ATF的技术要求将以下五个特点集在一架飞机上,即低可侦测性(隐身性)、高度机动性和敏捷性、不需使用后燃器即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只满足于以往使用后燃器短时间超音速冲刺)、有效载重不低于F-15和具有飞越包括第三世界战区在内的所有战区的能力。面对如此先进的设计要求,F-22必须采用一切已有的世界级航空顶尖技术。 与YF-23的竞争试飞后,YF-22被美国空军选中继续研发,并最终发展成熟为F-22型战机,其因单价的不断攀升,美国的采购量已由最初的780架降至198架,截至2011年9月,F-22A在役179架。受制于美国对F-22的出口禁令,其他国家短期内几乎不可能装备F-22战机。 (四) 装备情况 美国空军最初计划装备750架F-22A,以便取代同等数量的F-15A/B/C/D/E战斗机和60架F一117A,但是随着采购经费的削减,F一22A的采购数量从750架先后降至560架、433架、322架和280架,而2004年底。迫于美国国会国防预算压缩的压力,美国国防部单方面做出决定再次削减101架F-22A的采购经费。因此,F-22A的采购数量被限制在179架(用于装备7个作战中队),另外。再多采购4架F-22A(既将采购数量增加到183架)用于F-22A的升级改进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