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塔山中共最强战前动员:同志们吃饱这是人生最后一顿 [打印本页]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10-28 01:30 AM
标题: 塔山中共最强战前动员:同志们吃饱这是人生最后一顿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5:00 编辑

[attach]16430[/attach]
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我军阵地(资料照片) 来源:新华社

       本文摘自新华网 作者:雷宇 王永国 黎云 原题为:《塔山阻击战:绝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以一篇《半夜鸡叫》而影响了几代人的战士作家高玉宝,曾亲历了塔山之战。他回忆说,在力量均衡的1948年,交战双方都知道塔山之重。当解放军成功进行塔山阻击战后,国民党军事学者长叹:“党国之败,败于塔山。”
       在攻打锦州的同时,我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与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也展开激烈战斗。尤其是塔山阻击战,我军击退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数十次猛烈进攻,坚守住了阵地,为攻克锦州赢得了时间。
        当时,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曾这样命令部队:“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1948年10月,由于急行军,奉命坚守塔山的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的很多部队连重机**都没有带。占领阵地后,他们从海边开始依次布防,构建野战工事。由于时间紧迫,携带工具也很少,所谓的工事只能以散兵坑为主。
       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得异常激烈。“敌人一个师有4个团,炮全是加农炮以上的重炮。天天有五六架飞机来轰炸阵地。”高玉宝回忆说,很快,塔山各个阵地上一片火海,“我们一个排的电话兵派出去接线,还没打到第4天就全牺牲了。”
        此前,从山海关出来的铁路线已经被东北野战军破坏,国民党军想驰援锦州,只能沿公路前进。因此,离公路最近的6号阵地成为敌我争夺的重要山头。
        打到第5天的下午3点多钟,团长大声喊高玉宝:“小高小高,你到山后把9连调上来,到6号阵地,上边没有人了。”
高玉宝跳出阵地,跑到山后的小村子里,找到了9连,并把这个有200多人的连队带上了6号阵地。
       “指导员的战前动员就一句话:同志们,大家要吃饱,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顿饭了。”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高玉宝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他一直不知道这个指导员叫什么,但他认为,这是全世界最具有号召力的战斗动员。
       直到锦州失守、兵败被俘,国民党军上将、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还是想不通,为什么11个师的部队,还有飞机大炮助攻,就是过不了小小的塔山。
       “不是因为国民党军不能打,而是因为我们更勇敢。”高玉宝回忆说,“我们连100毫米以上的炮都没有,在阵地上被压得抬不起头来。阵地上被炸得没有任何支撑,只好依托战友的尸体继续战斗。”
       1948年10月15日,战斗进行到第6天,天上突然下起了雨夹雪。敌人也突然退了下去,只有西北风呼啸着掠过阵地。
       阵地上,高玉宝所在的4纵12师35团仅剩最后一个连的兵力了,穿着单衣的战士们又冷又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此时,他们并不知道,正是由于他们不惜代价的严防死守,我军顺利攻克锦州,全歼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部10万人。
       “我们在阵地上还奇怪呢,怎么不进攻了?后来才知道,敌人知道锦州被打下来后就跑了。”高玉宝说。
        战后,仅剩下100余人的35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只剩下21人的34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这是塔山阻击战中涌现出来的两个最为著名的英雄战斗集体。



作者: 血战丛林    时间: 2013-10-28 12:50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5:00 编辑

战后,仅剩下100余人的35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只剩下21人的34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这是塔山阻击战中涌现出来的两个最为著名的英雄战斗集体。-----荣誉是拿命换来的!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10-28 01:40 PM
战争是残酷的!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