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对越作战之高平战役:两军王牌对王牌的罕见硬战 [打印本页]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10-23 01:04 AM
标题: 对越作战之高平战役:两军王牌对王牌的罕见硬战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34 编辑

                                                                                 
[attach]16239[/attach]

       我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高平战役,堪称是一场硬战中的硬战,可以说是自中东战争以来,世界上最庞大的坦克和反坦克之战。我军巧妙地运用坦克部队,将越军打了个出其不意,大大出乎战前某些军事家的预料。

  越军对我军战略战术严重估计不足

  当初文进勇在北部第一军区总指挥部聆听作战参谋长黎雄珠的报告时指出:高平地区应进一步加强由道农、朔江、茶灵到重庆的正面防御,由于这些地区岩洞、涵洞、隘口、峡口层出不穷,大小山岗重重叠叠,易守难攻。他下令朔江越军应准备侵入中国境内,以求吸引中国军队从而达到杀伤的目的。

  越南第一军区指挥部认为,高平地区北面险要,而东南面东溪一带,更是敌人不敢进攻之地。因此,高平地区被文进勇视为打消耗战的最佳之地,他不断在此地区挑衅,打死打伤中国军民,目的就是想引解放军前来进攻。他估计,解放军必定会从正面北部经朔江4号公路推进,这里才是坦克部队能够发挥的地方,他之所以认为解放军必定运用坦克部队,是因为他自信步兵作战经验比中国步兵多。
      战术方面,由于东溪一带接近谅山地区,没有坦克行进道路,故他部署了大量的以高射机**为主体的防御工事群和火力网,在高平北部,在由朔江到重庆的每一条道路上,都挖筑了纵深达五到十公里的“反坦克伏击圈”,由隐蔽的不同性能的武器逐层部署,其中以反坦克武器为重点,近为轻重机**,远为平射炮和高射炮组成三炮一组阵地,加上岩洞和山脚各处工事中的冲锋**,他们认为这些交叉火力,都可以打败美苏的坦克部队,更别说是解放军的坦克了。
        解放军对越军的战略战术估计非常准确

  对越自卫还击战总司令王尚荣在审阅“朔江—高平—东溪战区”战略方针时,重点赞扬了参谋部提出的大胆战略方案。这个方案既保持了解放军打仗穿插包围的特点,又突出了坦克部队在战役中的地位,可以说出其不意,险中取胜。
  因此,解放军决定在道农、朔江正面地区展开强攻,但不急取,目的是用比敌强大几十倍的炮火,吸引并彻底击毁敌人。
  我军主攻部队从靖西和龙州两路出发,靖西位于高平地区北面,穿插部队分为两路,一路过茶灵后直指高平,吸引敌人增强高平守军,另一路在高平东面布下一个口袋。
  与此同时,攻占通农军队另出奇兵,穿插高平西面,阻击银山越军338师。
       东南龙州兵力,一路由水口关直插广州,作为攻占高平东面的部队。另一路出布局关,攻七溪、脱浪,布下阻击阵地防止谅山地区的敌增援部队,主力占东溪后沿4号公路北上,反兜高平后路,完成对高平的包围,保证全歼越346师。
       其中以反兜高平后路的一路重兵最为重要,不但要在被称为不可能攻打的地区展开进攻,还要经博山等越军重要据点,这一路兵是完成对346师包围的东口。
  战术方面:为了减少损失,在高平地区决定投入300辆坦克,用坦克做主战武器,以坦克上的重炮代替自行火炮,直接攻击敌人的据守岩洞,用我之所强攻敌之所强,以硬打硬,掩护步兵攻占阵地。
  步兵是坦克的后备,紧跟着的是强大的重炮部队,因为坦克经过的地方,在工兵的修理下,重炮照样可以直达前沿。这一种战术方案,是吸取了美军在越战中的经验,当时美军利用战机轰炸来抑制埋伏的越军,而我军把重型炮火推向阵前,这比空中轰炸更准确和直接。
  战役在解放军的预想战略战术中展开
  战役的过程证明了解放军的战前估算完全正确。解放军如计划般由越军想也想不到的地区打进去,在银山地区的越军338师发现从道农穿插而下的解放军部队,以为我军是要由3号公路夹击河内,纷纷掘壕筑工事据守,但穿插部队在占领魁扎后突然攻原平、打沙,直指高平,此时338师才知中计,欲组军增援346师,但被我穿插部队一个营的兵力阻击在银山外围,连攻两天,不得动弹。两天过后,346师已全军覆没。338师害怕又中包围,不得不缩回银山。
        解放军由水口关和岳墟东、北出击两支部队,只花一天时间就会师广州,组成口袋阵。与此同时,七溪和东溪在奇兵突袭下很快拿下,越军停留在脱浪机场的美军战机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由东溪的佯攻部队,以坦克为尖兵,只用三天时间,就过博山攻到高平。此时,正面越军军心大乱,纷纷要逃,但在解放军炮火攻击下难以动弹。我军只用一天的时间发起总攻,346师在高平被全歼。
  战役检讨交战双方水平高低一目了然
  越军方面:优点是打的顽强,但也逃的快,最顽强的反而是民兵,号称“王牌部队”的346师师长和参谋长,在战争最激烈时,却躲在谅山不敢回前线,几个团长也是逃得特别快。
  越军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战略上自以为是,对自己估计过高,因此在第二天,解放军穿插部队和坦克开进时,谅山及河内指挥部都认为坦克不可能穿过山路,不相信军情,反而指责部下谎报。
  在战术上,越军自有一套战法,但固步自封,千篇一律,在第四天起处于解放军包围圈的越军,就已经对自己失去信心,只顾夺路而逃。
        解放军方面:对战略估计非常正确,在作战前,对越军士气、策略、指挥人员性格等了如指掌,穿插部队打的敌人措手不及,短短四天时间里,就在高山丛林地区用坦克部队对敌发动包围歼灭战,开创了战史上的新奇迹。
       在战术上,解放**坦克作尖兵在岩洞地区进攻是一个错误,因此,在第三天后,改由步兵搭乘改装的运兵车作尖兵,坦克上的重炮紧跟支持,既减少了损兵,又增强了对敌的威胁。在步兵的指挥下,坦克进行准确射击,很好地**了越军的反坦克战术方案。
        来源:铁血网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10-23 08:08 AM
这一仗 打出了军威 打出了国威!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