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写好兵之初的青春答卷——写在新兵入伍一月之际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江日出    时间: 2013-10-9 11:44 AM
标题: 写好兵之初的青春答卷——写在新兵入伍一月之际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5:27 编辑

写好兵之初的青春答卷
——写在新兵入伍一月之际
  一样晒黑的皮肤,一样迷彩的军装,一样大增的饭量,一样褪去的生涩,一样扯着嗓子吼和唱,一样不甘示弱比和拼……这一切像是你我昨天的兵之初。
  虽然任何简单的代际标签都难以精确描述一代人的形态,但时代和环境还是会赋予一代人独特的风貌。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谁要是用“九斤老太”的眼光打量他们 ,一定会被讥为“奥特曼”(OUT MAN的英语发音)。
  我们不妨点击某团对600余名新兵的调查数据,扫描一下“这一茬”新兵:独生子女占42%,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5%,获得各类专业等级**的占74%,入伍前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的占65%——这几组数据较往年都有所增长;而打过工、经过商的下降26%,初中学历的下降12%。
  一个月的军营涅槃,一个月的人生历练,新兵开始书写军旅人生的《致青春》。
  他们心怀梦想,却比较现实。军营是新兵追寻梦想的圣地,也是放飞梦想的高地。他们知道国不可一日无防的道理,然而入伍动机却锁定为一个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考军校、转士官、学技术等。
  他们多才多识,却缺少实践。他们成长在中国走向富裕的时期,受到了更多的关爱、更全面的教育,并通过互联网获得了更开阔的视野。但帮厨时的笨手笨脚、紧急集合时的毛手毛脚,露出了他们素质中的“短板”。
  他们渴望表现,却害怕受挫。绝大多数新兵不怯场、不拘束,相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崇尚“我的青春我做主”,渴望“秀”一场、“酷”一把、“牛”一回。然而,当训练吃不消、被子叠不好、受了委屈和批评时,会冒出“别逼我”“晕”之类的口头禅。
  他们可塑性强,却排斥约束。他们知道纪律严明是军队的特有标识,能够自觉接受锤炼和锻造。然而,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他们,觉得条条框框太多,渴望多一些属于个人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不管新兵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都已经成为“梦之队”的一员。各级带兵人有责任当好领航人,共同给力强军梦。郭沫若在《我如果再是青年》中写道:“年青人总须得有人帮助,自己不容易操持自己,如有善良的导师能够帮助引路,那是青年人的幸福,也是社会的幸福。”
  新兵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拔节期、奠定基础的起步期和千锤百炼的转型期。新兵怎么样,军队便怎么样;新兵有前途,军队便有未来。关注、关心、关爱新兵,就是为明天的胜利蓄气和铸剑。
  新兵期待着一场思想的洗礼和灵魂的重塑。从社会青年到合格军人,既不是一道鸿沟,也不是一条丝线。思想上的入伍虽然看不见,但惊雷有声,忠诚无言,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新兵需要用汗水浇铸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平时少流汗,战时必然多流血。翻开美军的新兵训练日志,可以用“残酷”二字来形容。新兵每周训练6.5天,每天训练12小时,早上4点30分起床,午饭都在训练场吃。
  新兵应该克服“骄”“娇”二气,涵养朝气、锐气和虎气。军营从来就不是“压力山大”的避风港,也不喜欢胆小怯懦的“小绵羊”。惟有血性和勇敢,才能磨砺胜利的刀锋。
  时代对每一位军人都有不同的拷问,每一位军人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欣赏的眼光、悉心的关怀、精心的雕琢和严格的摔打,都是新兵腾飞的力量。当他们点燃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强军目标的洪流,强军梦一定会更加真切可期!
转自网络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