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抗美援朝的老战友,你们过得好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9-30 09:17 PM
标题:
抗美援朝的老战友,你们过得好吗?
抗美援朝的老战友,你们过得好吗?
1951年2月,金学洙等5人作为文化翻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从1956年开始,金学洙与其他4名战友失去了联系。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衰弱,老人想寻找战友的心情与日俱增――
3月14日,年逾古稀的金学洙委托记者为其寻找抗美援朝时共同战斗过的4位老战友。“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和老战友见见面,哪怕是通个电话听听他们的声音。”老人眼里闪着泪花。
1951年2月,汪清县的金学洙参加了志愿军,所属部队是东北军区防空部队高炮508团。即将参战的兴奋让他辗转反侧。同年10月,金学洙被抽调到沈阳东北军区整训16团1营,参加班长以上的干部集训班。在这里他认识了同样来自
延边
的4名朝鲜族战友:和龙的金学哲、
龙井
的朴在根、
珲春
的朴秉宗、安图的姜太殷。由于共同的民族、共同的语言、相近的生活背景,使5个人在短短两个月的学习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集训结束后,5个亲密的战友都回到各自的连队担任文化教员兼翻译。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当时,金学洙所在的508团驻扎在朝鲜平安北道介川郡原里地区。508团是防空部队,处于战场前线。金学洙和战友们常常一连十几天衣不解带,脚上的袜子和鞋都粘在了一起。虽然同属一个军团,但由于各连队分布在不同地方,金学洙和4个伙伴在近半年的作战过程中没有见过一面。
1952年5月,金学洙所在的508团返回了祖国。5个亲密的战友一个都没少,平安地回到了部队所在地沈阳。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亲密无间的战友,志同道合的伙伴,有机会就聚在一起,无话不谈。他们一同到文化宫学习,到公园里游玩,畅谈理想、憧憬未来。1954年1月15日,5个亲密的战友在鞍山的一家照相馆合影留念。1954年,金学洙调到长春防空军事学校担任文化教员,从此离开了4个亲密的战友。1955年,他从部队考入沈阳师范学院。在此期间,他还与战友们鸿雁传书,保持着联系。1956年,在沈阳读书的金学洙遇到了金学哲,当时金学哲正在沈阳新立屯某连当指导员。战友欢聚,开心异常,两人话离别、谈友情。那一次,是金学洙最后一次与战友相聚。从沈阳师范学院毕业后,金学洙到大连市庄和高中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他在大连执教23年,直到1977年回到家乡汪清。金学洙先后在汪清进修学校、汪清四中任教,直至退休。在此期间,再也没能联系到4个亲密的战友。
“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这是金学洙多年来心中一直回旋的思念。曾经同生共死6个月,却有半个世纪未曾谋面。金学洙对记者说,他常常在梦里与战友们相遇。他拿出那张有些发黄的合影,指着照片上的人喃喃地念叨:“50多年了,没有战友们的音讯,我真想他们啊!”4个战友都是延边人,他们的亲属也许现在还在延边,也许知道他们的下落。金老希望通过媒体找到自己的老战友,在有生之年和他们一同重温那“**燃烧的岁月”。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