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对越作战感人一幕:傣族女兵为救男兵脱筒裙
[打印本页]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9-22 12:56 AM
标题:
对越作战感人一幕:傣族女兵为救男兵脱筒裙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35 编辑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在对越反击战中,配属我团参战的炮兵,急需炮弹,金平县勐拉公社金水河民兵连三排六班的十个傣族姑娘,年龄最大的二十二岁、最小的不满十六岁。她们接受向阵地送炮弹的任务后,冲出寨子,刚过勐拉河,就遭到越军炮击,她们赶快卧倒,等越军的炮弹落地爆炸后,又一跃而起,一口气跑了两公里。跑到炮弹存放点,一人一箱炮弹扛上向阵地跑去。为阵地送去60多箱炮弹,支援了炮兵连的战斗。
送完炮弹,回到公路边,后方又运来两车炮弹。她们二话不说,和前来送炮弹的十几个男民兵一到,将炮弹一厢厢卸下来,送往阵地。从公路到炮阵地有近一公里,要爬六十多度的陡坡。
[attach]14515[/attach]
傣族女民兵为救男兵脱筒裙
越军的炮弹不时在坡上爆炸,她们全然不顾,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两车炮弹全部送上了阵地。为部队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送完炮弹已经是黄昏,姐妹们相约去腾条河边,接去658高地运伤员的男民兵,到了河边,什么样也看不清了,姐妹们用规定的联络信号拍巴掌联系,找到运伤员刚到河边的男民兵。伤员躺在一枝繁茂的树枝上,是男民兵从陡峭的山坡上拖下来的,可是已经不是下坡,再这么拖是不行的,要抬又没有担架,怎么办。
大伙心里异常焦急,时间就是生命?这时,一个男民兵说:能不能把你们姐妹的腰带解下来做担架?这句话提醒了班长童红英:用筒裙做担架不是更好吗?可按傣家风俗,筒裙象征姑娘的纯洁、坚贞,平时连男同志都不准触动,更不要说用来运浑身是血的伤员了。
但是,难道能看着受伤的亲人长时间躺在这里吗?一定要尽快把伤员运回去。想到这里,童红英毅然说,我们用筒裙做担架。在场的男民兵一听,都惊住了,忙说:不行。
童红英说:解放军连生命都不顾,我们还有什么可考虑的。说话间,另两个姐妹已脱下筒裙。接着她们从附近的破茅棚上抽出两根竹杆穿进筒裙,于是,一副从未见过的筒裙担架做成了,姐妹们把伤员扶上担架,小心翼翼地向后方送去。
在第二天凌晨四点多将伤员送到战地救护所。接着她们又接送了另外两名伤员。这样,筒裙担架的故事在战地很快就传开了。她深深饱含着傣家姑娘对亲人解放军的深情厚意,体现了军民团结一心保卫边疆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我参战部队更加奋勇地消灭越军的士气。
揭秘自卫反击战:4个越南女兵不投降的后果
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中国开始了对越南长达10年的自卫反击作战,据《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统计,中越战争之中,解放军伤亡2.7万,其中阵亡将士为6000多人(其中500多人是死在了解放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人),负伤战士为2.1万多人,越南伤亡超过10万。这个数字是身为军区作家的李存葆根据战果统计出来的,不知道有多少可信度,我们能明明白白看到的,是立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里的938座墓碑,这里面还不包括阵亡的军工人员和少数民族将士。
越南鬼子恩将仇报,无端犯我疆界,自然是死有余辜,但身为普通的越南士兵,又有几个是真愿意打仗的呢。在兵员不足的情况下,越南政府还在战场上大量使用女兵,在几乎穷得丁当响的越南,让女人参加这场毫无意义的本应专属于男人的战争,不知道她们的越南政府是怎么想的。
在越南战死的10多万士兵当中(如果李存葆统计准确的话),不知道有多少送命的女兵(这好像还没人统计过)。在有记载的战地记者文章里面,曾有过两次打死越南女兵的记录。
在越南战场上,一直都有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打女兵,不打军工,不打老百姓。从这条潜规则可以看出,我们的前线将士的确是非常可爱。不打老百姓自然没啥话说的,可是女兵和军工同是对方的参战人员,对于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照理说打了也就打了,一样能得军功,一样能获得上级表扬。可是不小心打死了军工还好,要是打死了女兵,起码战士们的舆论就会让打死女兵的人喝一壶的。
有记载的第一次打死女兵是在1984年的着名的4·28收复老山主峰的激烈战斗当中。4·28是越南人的噩梦,12个小时之内结束战斗,打得干净漂亮。但是战争就有伤亡,尤其是攻击作战,在麻栗坡的938座坟墓里,有将近一半的碑座上都刻着战死于1984年4月28日。
这次关于打死女兵的记载并不详细,中国军队攻上的山头,在一个猫耳洞里有4个女兵拒不投降,我方战士迫于无奈,用火焰喷射器将洞里的4个女兵转眼间烧成了焦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你那么顽固呢,凭着我军的优待俘虏政策,保管这四个女兵投降后比在越南享福多了。
第二次的记载比较详细。这次的主角是我集团军最老的一个炮团团长,名唤刘同权,军龄27年,1987年时44岁。刘团长的上级有的叫他“刽子手”,他的参谋当着他的面就说他杀心重。不过参谋们多是些白面书生,当兵的对敌人就不能心慈面善,刘同权团长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军人。
刘同权在阵地上有个外号,叫做“神秘的大佛”,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个电影就叫做《神秘的大佛》,好像是个恐怖片,我没有看过,不敢瞎猜,不知道刘团长的外号和这个电影有没有关系。
大佛带部队上山前曾豪情万丈地对全团家属们保证:“我和全团同去同归,你们交给我一个丈夫,我给你们带回来一个丈夫。”同去同归的许诺看起来是在鼓励军心,可最后他还是兑现了。有人说他本是大,有人说他运气好。
不过有一次大佛自己却差点就不能和全团同去同归了。大佛深入前沿60多次,1987年1月20号是最危险的一次,可能是越军观察人员一看这个大块头就是个长官,不由分说,一炮就轰了过来。大佛连喊卧倒的时间都没有,一下趴在地上,炮弹在身边落在身边七八米的地方,炸了个大坑,崩了大佛一身泥,却毫发无伤。
还没等大佛反应过劲来,陪同他的另一位换防的炮团团长,爬起来拽着他撒丫子就跑。他们都知道,这绝不是越军瞎打炮,在这一瞬间,另一发炮弹甚至一群炮弹此刻已经出膛,并且完全不用做方向和距离的偏差修正。幸好附近有个防跑洞,他们刚钻进去,原来的位置就被炮弹群覆盖,不要说两个人,就是千近巨石也难免被炸得粉身碎骨。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9-22 09:42 AM
军民鱼水情
作者:
佳吉祥
时间:
2013-9-22 09:05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36 编辑
令人感动!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9-22 11:02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36 编辑
军民鱼水情[/quote]
兵民是胜利之本。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9-22 11:03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36 编辑
令人感动![/quote]
是的。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