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山前线帐篷小学的士兵老师 你们在哪里?
我是幸福的,启蒙老师是头戴帽徽、身穿军装的解放军叔叔;我是幸运和自豪的,小学生活是在硝烟弥漫中诞生、闻名全国的“帐篷小学”中度过。那是1986年,我的家乡处在战火中。参战部队看到附近几个边境村寨的孩子无处上学,便在山坳里搭起两顶帐篷作教室
,炮弹箱当课桌,教师就是部队文化程度高的几名战士,全体学生是来自不同民族的9个孩子,所有学费等费用都是部队官兵捐赠的。康克清奶奶闻知这所特殊的学校后,亲笔题写了校名———“帐篷小学”!
老师,还记得我吗?那个叫涂细田的小朋友,那第一批9名学生中最小的一个。记得每当听到隆隆的炮声,你们总是第一个把我抱进防空洞;为了我们不感到害怕,你们常常给我们讲战斗英雄的故事。这些,我仍记忆犹新。我还记得,参战部队转移到哪里,我们的学校就跟到哪里,在我的整个小学生涯中,学校先后搬了5次、多个解放军叔叔教过我,印象最深的是何兴权何老师,1986年5月,康克清同志亲笔为我们题写了校名。在地方和军队的关心下,何老师带领刘学莲和我二位同学到北京中央电视台共同欢度了六一儿童节。童年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是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 往后的日子,“帐篷小学”这段特殊的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失意的时候、得意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些士兵老师,想起那顶帐篷和那段难忘的岁月。这种进取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我战胜各种困难,
老师,还记得吗?每年教师节,没有什么礼物,同学们就从山上采来一束束老山兰献给你们。老师,你们一定不会忘记那魂牵梦绕的南疆、那些边疆好几个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吧!
老师,我要告诉你们,咱们“帐篷小学”已今非昔比了。在部队的关怀下,学校不仅早已搬进二层楼房,还建起了电脑学习室、图书阅览室、医务室、校史室和少先队活动室。学生也由当初的9名发展到现在的131名了。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质的教学质量、一流的教学设施,昔日的“帐篷小学”已成为云南边疆一所一流的全日制小学。 去年八一的时候, 老兵苑军网的努力下 我们见到两位帐篷小学的士兵老师,在召开的座谈会上我和何兴权老师现场通了电话。当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泣不成声,何老师我做梦都想见到您,您还好吗?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想看看我的士兵老师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2014年将迎来芭蕉坪帐篷小学建校30年庆典,我们这些帐篷小学成长起来的同学们,深深地感激解放军叔叔,感激我们的士兵老师。我深切呼唤:我的士兵老师,你们在哪里,你们还好吗?
[attach]18902[/attach]
老山前线帐篷小学 学生涂细田
二零一三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