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战地乐园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7-2 12:16 AM
标题: 战地乐园
战地乐园
   ——老山前线某部重炮连采访散记
   韩秀峰 刘亚龙
   在离开的时候,请允许我说这样一句话:我所见到的景象是无与伦比的。
   ——作者手记这里,不是避暑盛地的北戴河,不是观光的秦始皇兵马俑,也不是“人间天堂”的苏杭,更不是名扬中外的万里长城。然而,它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每天吸引着数百名纷踏而至的向往者。其中不乏诗人、画家,难道仅仅因为这里是举国关注的战场。
   这里,是一块不同寻常的焦土,是一块被干部战士誉为“战地乐园”的焦土。前来参观的人们说,这块焦士,是老山前线的“瑰宝”。
   踩着宽窄不等的水泥台阶,我们拾级而上。路旁是用竹子围成的栏杆。栏杆外,是战士们种植的各种花草和树木,抬眼望去,一片绿色。只是空气里不是飘来的TNT的硝烟味,提醒人们这里是战场!不知爬了多少个台阶,猛见门的两旁卧着两只跃跃欲扑十分凶悍的镇山虎。
   往上,便是炮弹箱铺成的台阶了。踏在上面,脚下发出的“冬冬冬”声,仿佛使人一下子联想到**林弹雨中的隆隆炮声。来到一炮阵地上,却是另一番天地。只见和平桥、龟山、猛虎、熊猫、一线天等雕塑品展现在眼前,仿佛置身于艺术宫殿里一般,令人眼花了乱,目不暇接。从前沿阵地下来的几个战士正在照相。他们的身后,一边是雕塑的黄河母亲形象、一边是在奇石上用炮弹箱挡板做的万里长城,两边还写着“嘉峪关”、“山海关”的字样。
   几个照相的战士对我们说,他们要把在这里拍摄的照片带到后方,送给亲人。因为这是战地风味。我们听着笑了。是啊,从这几位战士被硝烟熏黑的脸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坚不可摧的南疆长城!
   在被芭蕉树和一些不知名花草包围中的二炮阵地上,耸立着“大雁塔”、“太行山”、“少林寺”。
   两块不大的石板上写着:“吃尽人间千般苦,换来祖国万家福。”阵地周围,好多花草的叶子被炮火熏得花花点点。
   向右侧望去,有一圆门,上书“浦湘馆”,竟是红楼景观。左面飞来峰上是挺胸昂头的一只雄鸡。再往前走,便是水帘洞了,在用塑料袋做的帘子上,孙悟空手拿金箍棒跷腿而坐,帘子内外,猴儿们正在耍闹嬉戏。“看,弥勒佛!”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寻声望去,只见一块石壁上大肚佛笑容可掏地图着参观的人群。对面的岩壁上便是众多的佛像雕塑,参观者可以在这观赏到“麦积山石窟”,“乐山大佛”的芳容。再往前走,华山西峰几个大字隐约可见。绕过一道狭窄的通道,路中竖立着一块迎宾石,熊猫“佳佳”跨着照相机蹲在上面,仿佛在欢迎人们的光临。
   穿过华山诸峰,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展现在眼前的又是另一番绚丽多彩、令人陶醉的景色。刚石上立着一只开屏的孔雀,美丽的凤凰拖着长长的尾巴展翅欲飞,争相吐艳的美人蕉下几只雪白的兔子时隐时现,一条草绿色的大蟒蛇吐着红红的芯子。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珍禽动物,如同置身于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里,令人心旷神怡。
   仙鹤岗旁的一块巨石上,写着“驼岭”二字,细细一看,这块自然石极象一头卧着的骆驼。看着它,人们不由想起被称为“老山骆驼”的前线军工形象来……指导员曹正义对我们说:“我们连整个阵地有雕塑品30多种、180多件,不少雕塑是战士们从自己家乡‘搬’来的。一年来,我们共接待全国各地慰问团160余个,前线战士更是不计其数。去年11月,军区司令员视察阵地后挥笔写下了“战地乐园”4个大字。
   一块难得的平地上,耸立着一座大理石纪念碑,上面写着“帐蓬小学。康克清”几个苍劲大字。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帐蓬小学。两顶帐蓬里,24名身穿漂亮校服的各族儿童趴在炮弹箱做成的桌子上,正专心听一位战士讲课。
   我们走进“阵地俱乐部”,观赏战士们的绘画、诗歌、摄影作品。简陋的墙壁上,挂着“壮行酒”“战士情”、“爸爸的故事”等战士们的绘画作品。我们想见见这些画的作者。5分钟后,一位瘦弱的战士站在我们面前。他叫丁学军,1982年底从宁夏吴忠县入伍,喜爱绘画。来到前线后,在战斗间隙和战士们一起绘画、雕刻、建设阵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将一片废墟建成了“战地乐园”。小丁对我们说:“为了后方人民的安宁幸福,我愿永远呆在这里:阵地,就是我们战士的家园!”连长马永正最后告诉我们:“战斗间隙,战士们在这里可以游山玩水,逛逛公园,开诗歌演唱会。战地乐园陶冶了大家的情操,鼓舞了干部战士克敌制胜的勇气。在战斗中,战士们表现得非常勇敢。一年来,我们在防御作战中承受了越军3000发炮弹的轰炸,胜利地配合了我军6次重大战斗。”
   听着这些胜利的喜讯,更激起我们对战士们的敬慕。
   战地乐园,它向人们昭示着前线战士对故乡、!
   亲人、祖国的眷恋之情和拳拳赤子之心。
   热爱生活的战士,是无敌的。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