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27日,中十一路三环机械站后身。 穿过一片玉米地,两间低矮的砖瓦房出现在记者眼前。 院落里,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其叱咤战场的一生传奇,丝毫不亚于电视剧里的李云龙。 他叫李广生,1932年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1947年加入东北民主联盟。由于战功卓著,18岁便已担任第四野战军43军营长。 赫赫战功:辽沈战役三个一等功炸掉一辆坦克,打落一架飞机 1948年9月,辽沈战役第一阶段打响,解放锦州。 10月9日,锦州外围作战打响。时任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128师384团侦察连连长的李广生,跟随师部魏参谋长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 魏参谋长快步登上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丘,刚刚拿起望远镜的手还没端稳,就被李广生一把拽了下来,两人一起翻滚到山丘下。 莫名其妙的魏参谋长站起后破口大骂,抬起手要落在李广生脸上的巴掌僵在了空中——李广生正痛苦地坐在地上,双手紧握右腿,鲜血横流。 原来,敌军暗堡早已发现了他们,两颗子弹击中了李广生的右腿。 这两颗子弹,李广生一带就是10年,直到1958年,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才被取出来。 锦州战役中,李广生迎来了军人生涯中的第一枚勋章——“东北民主联盟朱德奖章”,荣立一等战功。 10月15日,锦州解放。5天后,辽沈战役随之进入第二阶段,即辽西会战。在这场会战中,李广生经历了参军以来最为惨烈的战斗——黑山阻击战。 为重夺锦州,蒋介石东西对进,战术夹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10月23日,国民党“西进兵团” 进入黑山、大虎山地区,遇到李广生所在部队的强烈阻击。 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在石头山上,正当两军进行白刃肉搏战时,急于夺下高地的国民党军,竟然动用炮火轰击,致使双方士兵全被炸死。 在李广生所属的384团作战区域,敌军以3辆坦克开路、步兵跟进的方式发起进攻。由于没有重型火炮,我军的阻击战打得异常艰难,两名手持炸药包的战士,先后倒在敌军坦克的炮火下。 眼看着战友被敌人打成了“马蜂窝”,愤怒至极的李广生,抢过身边战士的炸药包,纵身跃出战壕,匍匐到靠近阵地的敌军坦克下,拉响引线后,快速翻滚到附近战壕中。 “轰!”随着一声闷响,敌军的坦克履带被炸成了两截,余下的两辆坦克掉头逃跑了。 随着战斗的深入,急于突破阻击的国民党军,动用飞机轮番轰炸。 李广生在跟随部队转移时,恰巧遇到敌军9架轰炸机来犯。看着敌军飞机如入无人之境的嚣张气焰,李广生急红了眼,跑到高射炮旁,跟熟识的战士商量:“让我试试吧!” “只听‘砰’的一声,就看一架飞机冒出黑烟,晃晃悠悠地掉了下来。”时隔60多年,提起当年击落敌机的情景,老人家仍然记忆犹新。 炸掉敌军一辆坦克,打落敌军一架飞机,李广生因此获得“东北民主联盟毛泽东奖章”和“嫩江军区独立二团林彪射击手(因在邻军阵地击落敌机,所颁发奖章为邻军设置的奖章)”两枚勋章,再立两次一等功。 孤胆英雄:独自俘虏一个连 以一敌百,立特等战功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随即分兵南下,配合中原野战军,打响了淮海战役。 李广生所属部队进入阵地后,由于已是深夜,身为侦察连长的他,奉命对周围地形进行侦察。 走着走着,李广生突然看到道路前方有汽车灯光,原来是国民党军的装甲巡逻车。 怎么会有敌人的装甲巡逻车,莫非这里有什么重要据点?想到这里,李广生悄悄在后面尾随,果然发现了敌军岗哨!月光下,四门榴弹炮的炮筒散发出冰冷的幽光。 一身冷汗!几千米外,就是自己正在熟睡的战友。 经过了重大战役的洗礼,李广生早已不是刚入伍时的毛小子,冷静下来后,他发现敌军哨兵正靠在树旁打着瞌睡。 李广生悄悄摸过去,左手捂住哨兵的嘴,右手中的手枪已经顶在哨兵腰后,“敢出声,就打死你!”盘问后,李广生得知,眼前的敌军属于连级建制,外加四门尚未撤走的重型榴弹炮,连队人员正在休息。 “好家伙,四门重型榴弹炮啊,这可是好东西!回去报告吗?万一敌人发现哨兵失踪了怎么办?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李广生拿起敌军用于守备的机枪,一脚踹开敌军营房大门,大喝一声:“都不许动,你们被包围了,谁动我就打死谁!” 一个连的敌军在睡眼蒙眬间,看到黑洞洞的枪口,顿时傻了眼。正副连长显然不甘心束手就擒,被李广生打成了“马蜂窝”。这下子,余下的100多人彻底老实了。 李广生命令百余号人排着长队,向我军驻地走去,自己则站在队伍中间,手端机枪押运。20多分钟后,俘虏队伍的后面出现了一阵骚乱,有人低声感叹道:“原来就他一个人啊!”而此时,我军阵地的哨兵,已经发现了这些深夜里突如其来的“客人”。 真正的以一敌百! 不久,军部授予李广生“淮南军分区特等功奖章”,记特等战功一次。 至高荣誉:胸前奖章朱德戴 开国大典站在毛主席身后 1949年10月1日,北京中南海。 李广生奉命,代表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此时已改称第四野战军)参加全军表彰大会。会议开始后,李广生惊呆了,坐在主席台上的,不就是红军总司令朱德吗?旁边的是谁?周总理,是敬爱的周总理!还有刘少奇副主席! 会上,一野到四野的战斗英雄代表轮流上台接受中央领导表彰。当李广生走上台时,朱德总司令亲切地握住他的手问道:“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啊?” “报告首长,我是四 野43军128师384团侦察连连长李广生。” “哦,你就是那个打掉国民党飞机的小鬼啊!你是全军的战斗英雄,要保持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 说完,朱德从自己衣服上摘下“争取战争胜利”的五角星状奖章,戴到李广生的胸前,“这枚奖章送给你,留个纪念吧!” 这是李广生万万没有想到的,身旁3个野战军的战斗英雄代表眼中写满了羡慕。 10月1日15时,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作为战斗英雄代表,李广生等人就站在毛主席身后。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多少先烈倒下,能够陪同毛主席一起检阅开国大典,这是多高的荣誉! 每次想起来,李广生都是热泪盈眶! 突发意外:手枪走火出人命生活轨迹大逆转 从北京回来后,李广生随部队从广西挺进广东湛江,为解放海南岛做准备。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在庆功会上,李广生被提拔为43军128师直属侦察营营长。 那一年,他才18岁。 一个多月后,朝鲜内战爆发。同年10月,李广生加入抗美援朝志愿军,被编入整编后的志愿军第38军,仍担任侦察营营长。 朝鲜战争结束后,李广生回到43军,担任海南军区营建处营长,后被部队选送到汉口陆军军事院校培训深造。但由于没有通过学院的数学测试,他被学院退了回来。 随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彻底改变了李广生的人生轨迹。 由于年关将至,李广生准备带领战士到附近的村落买些家猪杀肉吃。但不知为什么,派去找向导的战士回来说,向导说什么也不带路,几次三番都请不动。 别看此时李广生已经当上了营长,可毕竟刚刚20岁出头,年轻气盛。他急了,来到向导身旁掏出手枪,原本只是想吓唬吓唬人家,谁知“砰”的一声,李广生的手枪走火了。 出了人命,这还了得,李广生随即被降职,死去的向导被当地政府追认了烈士。 1954年元月,李广生从部队转业。 可敬老兵:缄默不语英雄一直就在身边 复员后的李广生,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庆安县丰乐公社任副社长。 李广生的功勋奖章和证书,或被一些人以讲解光荣历史课为名“长期借走”,或在文革中,被造反派丢进火坑,幸亏一位邻居冒险从火坑中,偷偷抢出一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 战争的硝烟逐渐远去,历史掀开和平鸽的崭新画卷。为了表彰在民族解放事业中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国家每年会给符合标准的老军人发放一定的“在乡老复员军人定期定补”和因战受伤抚恤金。 李广生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有张《军人抚恤证》,上面注明“3等甲级残废”,按照规定,如今每年可以领到的国家抚恤金,已涨到了6840元。因为这张证明在文革中丢失,这些年来,自己始终未从克山县民政局领取过一分抚恤金。为此,老人及家人多次奔走查询,仍无结果。 如今的李广生老人已是白发苍苍,与82岁的老伴,领着行动不便的小儿子,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小院内。 半个月后,举世瞩目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即将在天安门前上演。李广生老人告诉记者,他一定会坐在电视机前看完整个阅兵式,感受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繁盛。 午后的阳光映照在老人刻满沧桑的脸上。紧闭双眼,脑海里,无数倒下去的战友,仿佛又回到了身边。 没有人知道,在这座宁静的小院落里,这位沉默的老人身后,隐藏着那些隽永不朽的传奇故事。 想起美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将军的一句话——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文/摄 本报记者 马骥 |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