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出身于黄埔军校的我军猛将排行榜 [打印本页]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5-16 07:45 PM
标题: 出身于黄埔军校的我军猛将排行榜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8:51 编辑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金风送爽的收获季节,人民共和国为久经沙场、功勋卓著的将军们,举行隆重的授衔典礼。人们早已熟悉共和国将帅的名字,却并不熟悉在这些熠熠生辉的将帅之星中,竟然有那么多人出自同一所军事学校,这就是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军校中有着堂堂阵容。出身于黄埔的中国共产党人,后来有的成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外交家,更多的成为将帅之星。在共和国10大元帅里,就有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等5人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学生;在10位大将里,就有陈赓、罗瑞卿、许光达3位毕业于黄埔军校;而曾经在黄埔军校学习过的上将有8人、中将有9人、少将有11人。这也就是说,仅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的开国将帅中,就有36人直接受过黄埔精神的熏陶。他们是:
  1924年任教授部副主任的叶剑英元帅(5人)
  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央军委副主席。
  徐向前,黄埔第1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林彪,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大将(3人)
  陈赓,黄埔第1期,国防部副部长。
  罗瑞卿,武汉分校,中央军委秘书长。
  许光达,黄埔第5期,国防部副部长。
  上将(8人)
  陈奇涵,黄埔政治大队长,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陈明仁,黄埔第1期,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
  周士第,黄埔第1期,防空军司令员。
  宋时轮,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院长。
  杨至成,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张宗逊,黄埔第5期,总参军训部长,总后勤部部长。
  郭天民,黄埔第6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陈伯钧,武汉分校,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中将(9人)
  阎揆要,黄埔第1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常乾坤,黄埔第3期,空军副司令员。
  倪志亮,黄埔第4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唐天际,黄埔第4期,总后勤部副部长。
  郭化若,黄埔第4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王诤,黄埔第6期,副总参谋长。
  谭希林,黄埔第6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曾泽生,黄埔军校高级班,第50军**。
  彭明治,黄埔军士教导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少将(11人)
  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海军副参谋长。
  徐介藩,黄埔第3期,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方之中,黄埔第4期,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洪水,黄埔第4期,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
  李逸民,黄埔第4期,总政治部文化部长。
  曹广化,黄埔第4期,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白天(魏巍),黄埔第4期,炮兵技术学校校长。
  廖运周,黄埔第5期,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周文在,黄埔第5期,福州军区副政委。
  张开荆,黄埔第5期,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朱家璧,黄埔军校第8期,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