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原创征文)战时新兵话当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5-2 11:24 PM
标题: (原创征文)战时新兵话当年
战时新兵话当年
作者:战时新兵
我们这群七九年一月入伍的'阿弟'兵,有幸参加了二月十七日对越自卫还击战,三月十六日晚回到平孟关口.三十多年前,二十多天的出国作战经历,慢慢回想起来,给人生增添了许多回忆,战友情,生与死.民族怨,中越两国情与仇,历历在眼。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乃至世界军史,象我们这群七八年十二月底,从家乡应征入伍,没看过营房即赴前线中越边境,隨部队直接驻进老乡家,因战前保密需要,刚入伍就不准向外通信(家乡人以为我们这批人,从家乡被带新兵的人不知带往何处。待到半个月后部队才同意我们写信回家,但要求只写平安信不能渉露军机,作为十多天的兵,我们根本不太清楚自己归属那个军团,只按要求写出广西德保53046部队××分):没经过新兵集训,讲着带有浓重家乡音的普通话,有的听不懂讲不出普通话,写不出自已的姓名,甚至战争结束有些牺牲的新战友,连一个军人像都没有的七九年兵。面对着的是当时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強国,且经过三十多年真枪实弹战争,作战经验丰富,地形熟悉的越南军队.。
从入伍到开战,留給我们训练的时间只有那几十天,短短的时间,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我们要学习所有各种战争技能,练战术,进攻与防守,根据越南地形,练爬山越岭增体力.耐力,学习简易越语''农松空越,离挑堆,日阿累".学习简易旗语,灯光通信,防毒防化,野外求生,战场自救互救等等,实战训练,尽管大家很自觉,很认真,很努力,但是多种技术技能,还是很粗糙的。我们这批兵,可以说是先打仗后当兵的兵。二月上旬从德保县移至靖西县孟麻前线。二月十四日宣布战场纪律起,心情的确紧张过,班长刘纪玉(湖南籍人)鼓动说;大家别怕,作战要勇猛,同时強调说:四枚手榴弹,三枚送给敌人,一枚留给自已,不论什么情况下,可以俘虏敌人,自已决不当俘虏。
二月十七日淩晨,我军带着仇恨的炮火以山崩地裂之势,射向敌阵地,我部的任务是围歼号称天险的朔江守敌,为我部开缺口的是某部八连,上午九时许八连受阻,损失严重。接着由我部七连组织进攻,经过激烈战斗突破了那良诺敌阵地。进攻中受伤的,牺牲的战友,由参战民工抬下来,被俘的越军一队队被我战友押着,经过我部防地,出于好奇心部分战友抵近观看,询问负伤战友,前边战况,那些负重伤和牺牲的战友身上布满鲜血,肢体不全、、、、、、,十分残忍,从中我们已领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带着客家音的连长吳观火,带着‘阿弟’音的指导员林壮元等等领导,出于关心和保护战士,大声高喊,各自回原位不要看。
十八日下午几位战友谈论着三天的战争(当时领导说三天边境作战,同时只发三天76圧缩干粮各人自带,我们新兵信以为真)已过了一天半,但我营还没任务是不是没我们的份啊? 大家沉黙休息。傍晚、我营终于接受进攻的命令、全营沿崎岖的山路穿插前进、时不时受到敌军冷枪阻击、因天太黒看不清、也不知道地名、记得经过一个石岩洞时、只知道有很多越军尸体。十九日上午、我们顺山路下滑到黄泥土碎石公路、沿公路前进,走不多远、前面枪声大作、万分激烈(后期在教导队学习时才知道是板洋口{敦张一带}南山小峰激战)知道我营已接火了。赶到板洋口后、看到山上的越军狡猾多祚、诡异,他们由一个蹲在战壕里拿一支小木棍上面放顶军帽、露出小小帽沿、慢慢左右移动、当我战友发现目标多次射击这个不倒翁时暴露火力,吃了亏。一整夜的穿插、激烈的战斗、疲劳饥饿口渴全拋脑后,中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南山小峰剩下部份光着膀子脚穿着用汽车轮胎做成的拖鞋、拿着把几个弹夾捆缚在一起的沖锋枪、正在竭力抵抗的顽敌,在我部強大的火力压制下、敌人的阵地逐歩丢失。下午三个被我部俘虏的越军用门板抬着一个受伤的共四个、我营的医助、卫生员,本着人道主义、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给那个受伤的俘虏包扎右脥下伤口。四个俘虏中一个看起来很矮小、通过翻译询问才知道他只有十五岁、一个二十多岁、受伤的那个三十多岁、一个瘦猴瘦猴两眼带凶的有四十多岁,两个小的很惊怕、那个瘦猴的是越军246团的老兵打过多年战。
下午四时左右、我营周营长负伤被抬到田埂边救治。因后勤运输困难跟不上、朔江、板洋口距我国境约十多公里且丛林岩洞密集、山路崎岖、地貌复杂,我方每人带的弹药有限、打到这个时候、发现弹药不足、气氛一时有点紧张、但各级指挥员沉着冷静指挥、各自告诉战友、节约子弹、有效射击,没过多久弹药运到,我部又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夺下了敌南山小峰阵地,控制了板洋口一带。
傍晚一片宁静逐渐漆黑、我班抽了两名战友护送伤员回国。十九日夜晚是我部兵出国门作战的第一晚、朔江是最适应越军作战的地区、夜晚是特工队搞袭击的最好时机、因没作战经验当晚全班放哨每人都有三次以上轮哨、几乎整夜没睡。二十日天间亮昨晚抽调护送伤员的其他连队战友回来了、有几个包扎着伤口、他们说你们班的两个战友在我们昨天来时经过的山路上踩着地雷,一个断腿、一个牺牲。牺牲的那个是广东开平县人叫邓保文。与我们同年入伍的七九年兵。被炸到腿的是与我邻县七八年入伍广东惠来县陈汉炎老兵【三十多年没见面借此机向他问好】。一整夜的穿插、激烈的战斗、疲劳饥饿口渴全拋脑后,中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南山小峰剩下部份光着膀子脚穿着用汽车轮胎做成的拖鞋、拿着把几个弹夾捆缚在一起的沖锋枪、正在竭力抵抗的顽敌,在我部強大的火力压制下、敌人的阵地逐歩丢失。下午三个被我部俘虏的越军用门板抬着一个受伤的共四个、我营的医助、卫生员,本着人道主义、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给那个受伤的俘虏包扎右脥下伤口。四个俘虏中一个看起来很矮小、通过翻译询问才知道他只有十五岁、一个二十多岁、受伤的那个三十多岁、一个瘦猴瘦猴两眼带凶的有四十多岁,两个小的很惊怕、那个瘦猴的是越军246团的老兵打过多年战。
下午四时左右、我营周营长负伤被抬到田埂边救治。因后勤运输困难跟不上、朔江、板洋口距我国境约十多公里且丛林岩洞密集、山路崎岖、地貌复杂,我方每人带的弹药有限、打到这个时候、发现弹药不足、气氛一时有点紧张、但各级指挥员沉着冷静指挥、各自告诉战友、节约子弹、有效射击,没过多久弹药运到,我部又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夺下了敌南山小峰阵地,控制了板洋口一带。
傍晚一片宁静逐渐漆黑、我班抽了两名战友护送伤员回国。十九日夜晚是我部兵出国门作战的第一晚、朔江是最适应越军作战的地区、夜晚是特工队搞袭击的最好时机、因没作战经验当晚全班放哨每人都有三次以上轮哨、几乎整夜没睡。二十日天间亮昨晚抽调护送伤员的其他连队战友回来了、有几个包扎着伤口、他们说你们班的两个战友在我们昨天来时经过的山路上踩着地雷,一个断腿、一个牺牲。牺牲的那个是广东开平县人叫邓保文。与我们同年入伍的七九年兵。被炸到腿的是与我邻县七八年入伍广东惠来县陈汉炎老兵【三十多年没见面借此机向他问好】。
二十日战斗更为激烈,围歼扫平朔江天险的进攻开始了,早上起我部以五连,六连,三连梯队式中心开花战术至下午以上连队损伤惨重,战斗受阻,这时我班从朔江口顺山路上到昨天激烈战斗的南山小峰,走到半山腰时,发现下边公路旁,有近十辆坦克开过来集结,我营二连的战友有说有笑面容轻松的,准备乘搭坦克,再次进攻朔江,当我们走到山上时,下面进攻开始了(据我两次经过朔江的印象,朔江长约两公里,宽约四至五百米,四面环山,靠南面是南山主峰约800米,靠北面是有近90度直角约200米高度的石壁,中间一条微弯公路,出口一个通往平孟关口,另一个通往板洋口,顺公路右至高平,左至中越边境,好象一个天然的鼎).经过二十几分钟的激烈战斗,几辆坦克,及二连已丧失战斗力。朔江天险当天已阻灭我部的进攻,我部六,七百位英雄(活着战友称乎的,获中央军委称乎的只一位报话英雄常超淼)己献身。朔江激烈的战斗渐渐平静,南山小峰到处都是敌人的尸体,在南山小峰敌人的掩体部里的尸堆中发现了两只捆着的活鹅,整天没食,饥饿口渴隨之而来,我告知班长后过去拿鹅的时候,邻班不知名字的七九年战友广东恩平人也过来要那鹅,我告诉他注意地雷和敌人,拿了两只鹅我们一人一只各自回班里,隨着天色渐暗,我班从南山小峰回到板洋口,我们几位新兵用76圧缩饼干桶,将那只鹅煮熟后供全班轮流食渴充饥.白天进攻受阻,部队首长部署着夜间连续进攻,我营渐时休息,收拢队伍,抢救伤员。
二十二日上午我班进入朔江,走到朔江口时敌人打来几个点射,全班沿公路两边卧倒,幸无伤亡,朔江口{波源村一带}左边有一个敌人的炮阵地,己被我部夺取,这时我连的指导员林壮元在炮阵地的战壕里(是我入伍以来第一次)用家乡话直唤我的名字,同时指挥我班利用地形进入阵地。稍作调整,观察敌情后,发现对面石壁里只有一名被困敌军在作最后顽抗,经过精心组织,火力压制消灭了那个越军,隨后我班进入了朔江,这时我快速观察了朔江天险,的确险!!!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场。沿公路两边,到处都是我364团的战友(烈士英雄) ,他们手里紧握着枪,扣动着板机,有的拿着手榴弹作投弹姿势,沖锋姿势,拼搏姿势........体现出了中国军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南山主峰一侧的一暗堡旁,看到一位干部模样的英雄,手里拿着最后一棵手榴弹要把手榴弹投进暗堡的样子,但其全身上下被机枪打成密密窟隆。靠石壁一侧公路边,有一挺五七式重机枪(不知是我连还是二机连的)被打翻了身,正付射手前胸后背都被敌机枪和高射机枪射穿,很多坦克兵牺牲后身体被烤成焦........,那场面很悲壮,很惨烈,反映出越军防守地形险恶,工事固筑精心,我部在没有強大炮火支援的情况下,以苦战,血战,惨烈战,悲壮战夺取朔江天险。
下午我们回到了朔江口休息,大约三点多钟时侯,清剿残敌的战友,押着一名身穿民服的越军特工人员,审问时,他拒不投降,并说不是军人,他深知中国军队善良,爱护人民,并认为可欺可骗,未经同意径直往深山里边走,这时不知那位老兵带头说,让他走,看他往那里走,想起了朔江的惨战,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大家不约而同的拉动枪机,几十支枪口乃至百把支枪口,对准抗拒的敌人,很自觉的扣动板机.。经査明那个被消灭的是越军246团的敌人,越军的贯用战术是打得赢打,打不赢跑,化整为零,化军为民。二十三日起我部各连清剿越军残敌,清点缴获的武器弹药,在朔江口一处比较开阔的地方,堆放着缴获的各种越军武器弹药。
二十四日无战事,朔江至板洋口一带很平静,听贯了几天激烈枪炮声的我们,一时间很不适应,太平静了。休息一阵后,我班就在板洋口防守阵地附近活动,在靠近公路边的一处几间民房里,发现他们的屋中都挖有地道,藏身掩体等等,很象我们国家''深挖洞,广积粮''时期,城鎮民宅,単位,学校所挖的防空洞相似。几间民房中有一间门联写着中文,我记得横批是这样写的''功成命革'',门上挂着玄武山佛祖像,估计此间房子,应是潮汕籍侨民住的,这时候战前宣传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爱护越南人民一草一木的宣传教育生效,这些房屋没遭到破坏。
公路旁到处都是上海产的国徽凤凰牌自行车,公路中间段处有一个小水沟口,里面藏着中国生产的7.62沖锋枪子弹。傍晚时分,我班补充了两位七六年入伍来自广东独立师的战友,经自我介绍,大家互相认识。休息时,我们六七位七九年入伍的战友,很纳闷,小声谈论着,怪,这次战争把我们这些军事技术粗糙,刚入伍的新兵摆在前面??? 很快大家理解了笑笑说;小兵担大任,新兵当先锋(战争结束,评功,提干时,我们这些活着的七九年兵,看得着,摸得着,但实现不了,个别的有立功,这是后话)。二十五日上午一名干部带领几名战友,押着一位比较瘦高的越南青年来到我们防守的阵地,那位越南人往上面一块大石指一指,有位战友快速沖上去,那里有一枝中国造的五六式沖鋒枪,这枝枪原来是这位脱掉军装扮成民的俘虏,原在这里防守败逃时留下的。
越南那时的气候变化极快,早晚较冷,且雾大,中午炎热无比.太阳早上出得晚,傍晚下山早。因好几天没法洗澡,下午时分我身上奇痒无比,把情况告诉班长,班长叫我去我团战地卫生队看看,并提醒我要注意安全,说转过山口二百多米左右,就是团战地卫生队.沿公路走过山口远远看到了团卫生队那面红十字旗,我快速走过去,周围有很多兄弟连驻守,到了卫生队有位卫生员热情接待了我,并问我什么事,我一时不知痒的普通话怎说,只好用手做出抓痒的动作.那位卫生员笑笑说是痒,我也跟着说是痒是痒,看到了我身上的湿疹,卫生员说小问题,吃点药就好,听了我的口音,那位卫生员隨口亲热地用家乡话说,阿弟,你是那个县的?刚入伍吧,听我说完,他说天上雷公,地上是你们那里了,哈,哈,哈........亲热的闲谈中我只知道他是普宁县人76年兵,但姓甚名谁不知道(如他现在能在网上看到的话,对他再次说声谢谢,尊敬的老兵老兄,并表示崇高的致意)拿了几片消毒药丸放在防毒面具包中,用三用军壶装满一壶水,告别老乡卫生员回防守阵地。刚离开卫生队看到对面几间相连的木房仓库,里面堆满一袋袋,醒目写着''中国大米'',很多参战的民工,抬着中国大米准备运回中国。
二十六日防守,就地待命休息,我班战友在班长带领下,小议着这几天的战场情况,分析越军战术精明,枪法准地形熟等特点,指出他们好于逃命,化军为民,化整为零,但后备兵力不足等弱点。根据几天来一些战友踩到地雷情况,我们也临时小结走路时对捷径路,大路口,必须用心走,公路两边沟沟坎坎,卧倒时须看看,等等,实战中的有效方法。下午时分,有一队流着长头发(当时我们全剃光头参战)很威武的队伍从远处走来,临近时有一些老兵用家乡话跟队伍里的老乡打招呼,互道平安,经问才知道是我122师侦察连。侦察连有行动,我们应该有新任务了。
果然二十八日我部奉命往高平与121师汇合,沿公路行进,所经之处看到越军腐烂尸体到处都是(但也有个别我军的英雄烈士),越军逃跑时,遗留下的各种武器,被毁的越军各防御阵地,以及确实合理实用的工事,写满越文的纸张,地图等等一片狼藉,当时我们新兵不懂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只当废纸踩踏而过。
前进了十多公里,经过一阵地时休息,大家吃点压缩饼干,这时有一位和霭的干部过来说;叫几位战士,帮他们挖掩体洞,我们几位新兵,很自觉地去帮忙,挖到一半时,部队又要前进了,我们急忙归队,后来才知道那里是前指所。再约走七,八公里时,前面枪声大作,部队命令就地掩蔽,这时有几位支前民工就在我们附近,其中有一位个子不高五十岁左右,很精明,手里拿着一支AK47沖锋枪的老同志,战术动作很棒,很灵活的注视着前方的战况,看到我们粗糙的技战术,一起掩蔽时他告诉我们;小同志有情况时应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动作要快,要有效.感谢老同志的提醒和指导,经了解这位老同志曾参加过抗羙援朝,是支前民工负责人。
前面的兄弟连队,消灭了阻扰的敌人,我们又前进了,走到一个地方(至今我还不知地名),只知公路右边有一间进入越南以来,看到最漂亮的水泥结构楼房,据说是越军的医院,二楼墻壁被我军炮火打了一个大洞,公路上有四,五辆被毁的我军坦克,往前一点左边是一个小山地,小山地靠公路边有一位被消灭的越军军官,左手戴着一个手表,尸体已逐渐腐烂.小山地原来是越军的物资仓库,里面有很多物资,有罐头食物,葡萄糖粉,衣物,用物,苏式高压桶等等。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很多我国武汉产的黄色搪瓷饭碗一间一间,回想当年我下乡当知青时,想买一个搪瓷碗都困难,没想到在越南战场上能遇到这么多。这个小山地由我营三连防守,我们再往前走,经过一个养猪场,约走两三公里左右到了一个被炸的越军军火库,两挺高射机枪被烧得焦烂变形,山边的泥土被炸得焦赤,我们就在那越军逃跑时留下的阵地上防守。
三月一至四日,连一个越军的影子都没有,越南百姓也很少见。由于战线纵深,后勤补给困难,我们以班排为单位出击,一为搜歼残敌,二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在附近村庄,山塘搜索。三月二日碰到以前一起读书,一起下乡,一起入伍,分配在同一个连队的学友,农友,战友,现配合二连的老乡庄辉鹏,他的军帽都被打掉了,露着一个光头,他们班在朔江战斗中逃过一劫,算是万幸,互相挥挥手,互道个平安。几天的搜索中,看到越南的村民生活很苦,不太宽裕,很多房屋是草房,家具很少,只有一些土锅土灶.那些没人看管的杂粮,猪,鸡,牛,狗越南畜牲,刚好解决了我们后勤补给滞后的困境.
三月四日傍晚,有一个火箭炮部队在我们防守的阵地前沿开阔地,迅速布置了十多辆火箭炮车,同时很快地向右前方一个高地发射了火箭炮,我们在山上战壕里看到均匀漂亮的弹着点,因距离太远看不到敌方情况,速射后火箭炮部队快速撤走。
不记得是三月五日还是六日,只记得那天下午下着雨,有一支穿着整齐干净的部队,在我们防守阵地休息,因下雨地很湿,雨水很自然的往下流,有位老兵走上来向我们借小铁铲修防水坣,交谈中我们知道他们今天刚参战,好象是从四川来的部队要向前进攻。晚上我们放哨时,看到他们时不时地向天空打灯光信号,但我们看不懂.,第二天他们部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前挺进。三月七日上午我与潮阳籍的同年兵,同班战友陈新平及湖南籍的付班长执行任务,前往三连,从阵地下到公路边时,看到一支榴炮部队在插标杆,炮兵大哥在安装炮位,无意间看到一位七八年入伍的同县老乡,我121师炮团的陈锦伟。‘阿伟’我叫了一声,他转过身来,叫了声 啊,老陈伯的儿子(我父亲的单位在他们村附近,小时候我经常与他们村的小孩玩耍,跟他们放牛),你何时当兵。我说刚入伍,他说他炮团今天刚进来,挥挥手我们走了。
下午回来时,我与新平走在前面,走着走着迎面开来一辆车,车上坐着十多位炮兵兄弟,他们突然停下来,有一位干部,问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我指指左前方高地,他指公路右边三十多米远那一间独立草屋,说有一名特工(撤军令前敌人连个鬼影都没有,撤军令下达后,越军又开始壮胆冒头了).那位干部指挥着我们,十多位炮兵大哥每人手提冲锋枪顺着公路边竹林散开队形,一声打的令下,大家一齐开火,枪停后,那位干部向我要了一枚手榴弹,我和新平两人八枚手榴弹,拿给他们四枚,我们六人一齐将手榴弹投向那间草屋,手榴弹爆炸声后随着是敌人的惨叫声,激烈的枪声付班长也赶上来了,炮兵首长叫我们赶快回阵地,他们也上车走了,祝他们回国一路顺利.(今年正月初三,老战友新平自驾车从深圳带着家眷,来玄武山旅游,顺到我家做客时,还提起此事,我儿子听后说,老爸第一次听你们说啊)。又有特工冒头了,大家更提高了警觉,撤军令我们早知道了,但是上级要我们继续守卫,隨时接应前几天进入的那支部队,及一些打散的我方人员.
三月十日中午我班又出击往对面村庒搜索,敌人没看见,只见一头惊慌而逃的越南猪往山上跑,反应极快的班长,用抵近射击的枪法,一枪击中那头猪,顺着山势,那头越南猪滚下来,我们用那把遇丛林时开路用的钢刀,割了部分好的瘦肉拿回去煮。回到防守地约下午三点左右,我们用压缩饼干桶,由我和付班长两人,在阵地下面一条小水沟边煮猪肉。煮着煮着右后侧走来一班战友,他们打招呼说,老兄你们那么早就煮食啦。我们回应说,老兄右边那个村我们刚进过,要去你们往左边吧,他们班往左边走,走离我们二十米左右,突然从坑沟里投出一枚手榴弹,爆炸后走在前面的一位战友叫了声啊唷就倒地了。突发的事,他们班迅速还击,有一位高大的战友向我们唤,快,快叫你们战友下来。这里是我们防守阵地的前沿,我问付班长,谁上叫人,付班长说;快,你快上去,我急忙将两枚手榴弹留给付班长,用百米沖刺的速度快速沖上阵地,枪声早已通知了阵地上的战友,但情况不明,不可冒然行动,我急喘着说;快,同时用手指着下面,特,特工队.一个排的战友快速跟我下到下面,协同友邻,围歼坑沟里的敌人,约二十分钟,四名藏在坑沟里的敌人被我们歼灭了,据说四名敌人中,一位是高平省的官,其他三位是他的秘书,警卫,卫生员之类,那位官样的敌人,护身的手枪很小,友邻部队的一位战友想摸那支手枪的子弹时,一位干部制止说;别乱动怕有毒。消灭了敌人后,各自回阵地,友邻部队抬着他们的战友也回去了.那些半生不熟的猪肉,我们班抬上阵地再煮熟后全班食用(后来八二年春节我探家时,在我镇工商部门碰到那位友邻老兵他叫杨锡,退伍后安排工商部门。他们的部队是我41军121师363团5连,因不相识,当时错过了在越南说家乡话的机会).
三月十二日早上我班接到隨后勤先撤退的命令,防守的重任落到了其他战友身上。沿公路一路慢行,看到了那些燃烧了的越军阵地,没人收的越军高度腐烂的尸体。下午时分我们到了熟悉的板洋口,往右走是我们进攻时过来的公路,往左走是朔江,我们走到了朔江,朔江这个吞食我部六,七佰位战友(烈士英雄)的天险,我们要仔仔细细的再看一眼,走过朔江约两三公里是一个被推毁了的越军公安屯,过去是一片平地,远远望见一个关口,上面标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走近关口,关口墙壁上两边豪然写着''越南必胜,羙帝必败''八个每个一米左右的大字,见证了以前的中越两国情,如今被黎笋,武元甲及好战的越军所破坏。
进入平孟关口,看不见大战的气氛,觉得世界很平静,那一夜,我们静悄悄的在平孟关口左边一个好像是小市场的地方休息,第二天翻山越岭走到一个山区有小旅社的地方休息,第三天到达了靖西县安德公社。十七日大部队回来了,我们这些入伍近八十天,但已有二十八天出国作战经历,活着胜利归来的七九年兵,在战场上经考验,已圆满完成了最特殊的新兵生活。四月份部份战友调去组建广西边防独立师,五月底我们调守南宁扶缓县,八月份回广东湛江,我们终于见到了军营,开始了有营房的军旅生活.。.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上时间长,有错漏的地方,请战友批评指正.
同时感谢广西各族人民,特别是德保县,靖西县,扶缓县的政府及老乡,对我们的支持,各房东老乡给我们的帮助。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5-2 11:35 PM
真实的战场亲历记 好文!
作者: 血染南疆 时间: 2013-5-3 11:33 PM
人生最美是军旅,战火青春最风流!
感受真实,分享精彩!
军礼!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4 10:09 AM
Array[tthread=qianxianjiaozi, 前线骄子]http://app.qlogo.cn/mbloghead/3589c0dda31709c1bde4[/tthread]
作者: 陆军大人 时间: 2013-5-4 01:22 PM
人生最美是军旅,战火青春最风流!
感受真实,分享精彩!
军礼!
多谢关注.我们应把战场上真实故事,写出来,教育后代.我们珍爱和平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