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木棉树下的守望------湘水漓舟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2-1 10:13 PM
标题: 木棉树下的守望------湘水漓舟
       又是一个阴雨霏霏的日子。       利用到桂西考察边境经济的机会,终于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夙愿——去靖西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凭吊战友。
     靖西,这个令我牵肠挂肚、梦魂夜夜的边陲小城,当年我们团队就是从这里的106号界碑附近突破越军防线,杀进瘴雾迷漫的敌国苍凉丛林、越过层峦叠嶂中的天险朔江,直下越北重镇——省会高平的。当我们带着满身的征尘和疲惫、带着胜利的欣慰从异国硝烟中归来时,也是在这里,祖国母亲将出征的儿女紧紧地拥抱!还是在这里,一千多名烈士从此长眠在这静谧的墓园。
      沿着长长的墓道拾级而上,一排排墓碑、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一种久违了的亲切和庄严肃穆随着泪水涌向心头,耳畔分明听到阵阵激烈的枪炮声、激昂的军号声和呐喊声。我不禁缓缓地举起右手,立正,向着碑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的战友们,别来无恙!
    柳副营长:还能忆起当年全团军官中最年轻的新兵蛋子吗?您牺牲时遗下的指北针至今我仍在珍藏。
    李龙胜班长:来自北京的你是否还记得刚入伍不久我们两个新兵机枪正副射手在部队创造了多少神话?没想到你在攻占坂洋战斗中冲上高地主峰时,与相隔几米的越军同时开枪,同归于尽!
    炊事班长司徒跃池:感谢你当年在伙食上对我这个食量特大的新兵特殊的关照!
    小个子四零火箭筒副班长方汝欢:你战前那句常不离口的“个子小目标小,块头大危险大”所谓科学论断曾让我这个“一米八”咬牙切齿,你可知道我和战友们曾伴着你的遗体在592高地上坚守了整整一夜!
    卫生员杨爱东:你一定忘记了牺牲前不到两小时乡友我“珍重”的叮嘱,你救活了许多战友,却终究没能救活自已。
    担架班长李远和啊:我的乡友,在全营穿插受阻、伤亡重大时,是你死死拦住了我要率先杀出一条血路的冲动,这一拦居然拦出了一名共和国日后的上校!怎能忘?在部队穿插至朗索山口遭到猛烈炮火压制,我因掩护战友转移只身陷入重围,你一夜几次到营指挥所探听我的下落,当我几经搏杀拼死冲出重围,拂晓前终于满身血污回到战友行列中时,你居然哭得那么伤心;我给你扎在手臂上的半条白毛巾哪里去了?是遗失在伤员的担架上?还是被落在你身上爆炸的那颗炮弹气浪吹挂到木棉树枝头?
     ..........

[attach]8457[/attach]


请恕我不一一列出熟悉的名字,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都有一段辉煌、一段惊心动魄的悲壮,也是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在这强大的行列中,他们只是微不足道的随着滔滔洪流奔涌而去的一朵浪花,可是在故国家园,他们每个人也许称得上一轮太阳!有了这个儿子,父母的晚年将为之生辉;有了这个爱人,姑娘的青春将鲜花盛开,硕果累累......。记得战后曾有一位湖南姑娘千里迢迢来到墓园,在她未婚夫墓前这么写道:“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而在我的心目中,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湘女如此多情,亡魂泉下可知?  

     是的,人往往就是这样,当他们在平时相处的时候,倒不怎么感觉到感情的重要,而当一方一旦失去另一方时,才会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失去是多么巨大!如今,战友早已随风而去,但我的梦中常有他们如故的音容,他们的离去,使我真正懂得什么叫生死之交,什么叫切肤之痛,什么叫刻骨铭心之情!  
     陪同我的靖西县领导告诉我,每遇特殊节日夜晚,墓园上空都要迥响起阵阵雄浑的“一二三四”出操口号声、凄厉的军号声和呐喊声......。我想,忠魂们是在抒发“壮志未酬”的仰天长啸?还是在诠释麦克阿瑟将军“老兵不死”名言?抑或在告诉人们:记住那场战争,记住这些人民共和国忠魂,哪怕你记住的只是一点点,一点点......  
    在战区,曾有人说过“从战场上完整走下来的人,不是幸运者,而是幸存者。这种幸存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战友的鲜血和生命”。我想,靖西的红土地如果有记忆,当年有许多年轻人曾经来过;靖西的红土地如果有记忆,当年有许多年轻人没能再来过......。[attach]8456[/attach]  
谨录《兄弟,替我回家》 献给我亲爱的战友:

     兄弟,替我回家!
     带着你残缺的身体,和硝烟熏过的眼晴,
     替我回家,过那红土高原,过那江南水乡,过那黄河长江,过那戈壁沙漠,
     去到我的家乡,
     替我看看我那苍老的双亲,替我问候那梦里相见的姑娘,再替我拜访那父老乡亲。
     兄弟,替我回家,
     你过那喧嚣的集市,是否见到集市上卖菜的乡亲?那是我童年的朋友,
     给他们一个微笑吧,替我问声好。
     兄弟,你过那村头寒鸦筑巢的大树,是否见到我白发苍苍的亲娘?
     抱抱我的老娘吧,替我问声好,替我擦干那二十年未曾干涸的眼泪,替我抹去她头上的霜花,
     替我喊声——亲娘。
     再告诉她,当子弹进入我的胸膛,我曾看见母亲的眼泪和岁月里永远不褪的苍凉。
     兄弟,你过那矮矮的东墙,有着满院的茉莉香,是否见到那飘发的姑娘?那是我的情人,是我心上的姑娘,
     替我献上一束木棉花,替我捎上一个口信,
     硝烟过后的战场,她是我眼里最美丽的景象。
     兄弟,你过那街边小巷,是否看见孩童在尽情玩闹?他们有着我一样的眼睛,一样的乡音,一样头发,

给他们一个微笑吧,让我的后辈尽情地在蓝天下欢笑。
     兄弟,再替我看看那历史攒成的黄河谷地,替我看看那岁月垒成的长江两岸,
     替我摸摸金色的麦浪,替我听听那万年的松涛,替我向人们微笑,替我向大地问好。
     我留在这里,再也回不了故乡,再也侍奉不了双亲,
     再也拥抱不了我那美丽的姑娘,再也见不了童年故交。
     兄弟啊,
     再来我的坟前吧!来到我们最后分别的战场!
     这里有我们用生命刻画的诺言,有我们用鲜血写下的骄傲。
     我的灵魂至今还在这里守卫着祖国,至今还有一如既往的渴望,
     渴望你们能来到这里,在长烟下,在落日里,捧着满怀的木棉花,带着二十年来你想说的话。
     兄弟,替我回家,
     穿过那苍凉丛林,越过那千里沃野,
     替我沿着铁轨,替我顺着河流,往回走过我们曾走过的路,
     替我张望那万里河山,替我看看春天的花儿,秋天的麦穗,
     是否有着鸟儿的嘶鸣,人流的拥挤。
     替我听听那河流的汹涌,两岸的风景;替我问候我的亲人,我的故交。
     让他们能够想起,年轻的共和国军人,长眠在这边关土地上。
     让他们记得,我把躯体留在了这里,筑成了千年堤岸,万里长城,

      我的灵魂在这里永远地守候,守候我们永远的家园。
     兄弟,替我回家.......         


作者: 血染南疆    时间: 2013-2-6 10:43 A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56 编辑

“兄弟,替我回家”,这是千万个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心底的呐喊。


作者: 边防五师向中源    时间: 2013-2-7 12:37 A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56 编辑

我的灵魂在这里永远地守候,守候我们永远的家园。
     兄弟,替我回家.......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