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中国海军击落南海领空美军侦察机
[打印本页]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1-13 06:12 PM
标题:
中国海军击落南海领空美军侦察机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14 编辑
华盛顿——美国的首都。
在这座世界级大都市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座特殊的“墙”——“哭墙”。这就是宪章公园里的越战纪念碑。
……
越战,留给美国的记忆实在太痛苦了。
越战二十年,340万美国男人和女人被战争漩涡吸往东南亚,240万人被直接拖入越南战场,除5万多人丧生和失踪外,伤残者高达30余万,战争的直接耗资达3500~5700亿,是朝鲜战争的数倍,美国的综合国力损失更是接近35万亿的“天文数字”。而饱受战火焚烧的越南,死亡人数是300万左右,伤者则不计其数,全国一片废墟。与越南相连的柬埔寨、老挝等印度支那国家也惨遭战争台风的袭击。
[attach]7690[/attach]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越战曾做出如下表示:“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设法不再重蹈覆辙。”而作为数学教授和政治评论家,美国人本杰明的评价是:“越战是‘国家疯狂’。我要告诉美国人的是:越战带来的好处 =‘0’;坏处 =‘∞’!”
1965年的 3月25日清晨,美国的政府要员照例驱车经过那座还没建起“哭墙”的宪章公园上班。而等待他们的,却不是来自越南战场的胜利消息。那一天的消息是:
一架部署在越南战区的美空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窜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领空,被中国海军航空兵击落!
这消息,比任何来自越南战场的消息都令美国震惊。
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中,在朝鲜战场上,在波谲云诡雷霆电火的台湾海峡,美国人曾经反复揣摩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战争的理解与诠释,也反复领教了这个站立起来的东方大国及其军队的力量与意志。在临近这样一个大国的地区发动战争,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动。
因此,自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后,随着越战的不断升级,美国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窥视中国的反应,美国海空军受命试探和侦察中国的动向,查明我针对越南局势而做出的军事部署和动态。美海军军舰频繁在我南海游弋,舰载机不断侵犯我领空,仅1964年8月29日到9月29日的一个月里,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就先后六次入侵我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上空,对我沿海和内陆进行侦察挑衅,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海领空安全。中央军委立即指示有关军区和军兵种,进入战备状态,并采取措施,加强中南、西南地区防空力量,坚决打击入侵的美国飞机。
毛泽东主席下令:海军航空兵第4师转进海南岛,抗击入侵挑衅的美机。
毛泽东的声音,表达了一个主权国家,一个不屈服于任何强敌的伟大民族的心声。它的直接结果,就是海航英雄对入侵之敌的迎头痛击,20世纪60年代中美军事力量真刀实枪面对面海空大较量的序幕就此拉开。
北京一声令下,我海军航空兵精兵强将挥师南下。航4师10团一部,在参谋长辛英元的率领下,于2月20日首批转进海南岛,大队长
张炳贤
、副大队长
舒积成
、中队长
王相一
等空地勤人员共29人,配属歼—6飞机两架,组成机动作战小分队抵达海口机场,他们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敲掉张狂的美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以及一切敢于入侵的美国空中强盗。
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任务。美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即AQM—34A型“火蜂”式飞机。这种飞机个头儿不大,翼展只有391米,机长只有701米,但最大时速可达到0.96马赫、飞行高度可达到18000~20000米。它机体小,飞得高,跑得快,且是无人驾驶。在它的头部,装有高清晰度航空照相机,可在20000米高空对地面设施进行拍照。
与之相比,我军歼—6飞机的主要问题是飞行高度不够。部队想了好多办法,尽量减轻飞机的重量,但飞行高度还是上不去。
怎么克服歼—6飞机与美机在高度上的差距,成了能否完成作战任务的关键,也成了摆在海航飞行英雄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副大队长
舒积成
,那年32岁。他的战友们和他一样年轻。
当年,舒积成在山东半岛上空,曾和战友胡春生一齐击落国民党空军的RB—57美制高空侦察机,那时,他们的飞机性能也低于敌机。可他和他的战友们还是找准了敌机的“软肋”,撅断了曾获国民党军“飞虎奖章”的老油子对手的“翅膀”。这一次,他们同样在寻找扬长避短、以劣胜优的关节点,准备再创造一个奇迹。
海航英雄们很快有了新的发现——敌机的弱点,是只能按预定程序飞行,即使遇到攻击,也不会机动规避,更没有反击能力。因此,只要我们的飞机能飞到敌机的高度,就有机会敲掉它。
问题的关键,就是怎么达到那个高度?
能不能利用特殊的方法使歼—6飞机在达到实用升限后继续向上“跃升?”
“跃升”成功后,在极限高度飞行时还能不能控制飞行并空中开炮?
时任飞行中队长的王相一回忆道:
当时,我们团装备歼—6丙型飞机仅一年多,对这种飞机的性能尚未完全掌握。更重要的是歼—6丙型飞机的实用升限仅有17500米至17900米……要使歼—6型飞机跃上新的高度,可以利用动力升限所获得的极短暂的飞行高度,这就必须掌握好飞机的拉起时机。我们考虑了两种办法:一种是当飞机爬高到16000米时把飞机改平,带加力增速,当飞机的表速达到每小时500公里的预计速度时,根据地面领航员的指挥将飞机拉起;第二种是飞行员根据在地面计算好的有关数据和在座舱防风玻璃上预先划好的刻度线,自己掌握拉起时机,这种方法一般在无线电发生故障时采用。
掌握好拉起时机,再进一步研究高空瞄准射击的问题。高空空气稀薄,飞机表速小,操作起来不很稳定。记得,我试飞跃升到18600米时,高度虽然达到了,但要在这个高度上稳、准、狠地开炮,命中敌机,还有很大困难。于是,我和同志们一起,不仅在空中反复演练,而且回到宿舍还把飞机模型挂在床前的铁丝上,苦心琢磨……
经过苦练,海航飞行英雄们终于掌握了一套使歼—6飞机“跃升”到极限高度,在16000米以上高空迎头痛击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战法。
这套战法究竟如何,只待实战的检验。
1965年3月24日,检验我战法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这一天,晴空少云,能见度大于15公里。
据情报分析,这天,敌机可能窜犯我领空。飞行员们提前两个小时就到达机场,各项准备就绪,飞行员迫不及待地钻进了飞机座舱。
3月的海南,气温已经很高了。没遮没拦的飞机跑道上像饼铛一样热,飞行员们坐在火烧火燎的座舱里,汗水大滴大滴地顺着脊梁往下淌,湿透了飞行服,直灌到皮靴里。可飞行员们谁也不愿离开飞机一步。他们在等待,等待一个严惩入侵者的机会,等待一个为祖国立功的机会,等待一个向世界证明中国军人决心、智慧和力量的机会。
12时58分,我雷达站传来信息:东经107°50′、北纬17°5′发现敌机,航向360度,高度6500米,时速750公里,正是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飞行员们彼此对视,交织的目光全在那一刻亮了起来。
目标在短时消失后,于13时15分再次出现,高度15000米。
“立即起飞迎敌!”
指挥部下达了出击命令。
13时27分,王相一驾驶飞机呼啸着跃上蓝天,一起飞,飞机就接连两次使用加力爬高,扑向待战空域隐蔽寻敌。
13时39分45秒,敌机与王相一距离约30公里。指挥部命令王相一:“丢掉副油箱。”此时,王相一也发现了拉着白烟的敌机正沿着我海岸线南窜。他一面爬高,一面修正航向,接近目标。
“高度16000米!”王相一瞥了一眼高度表。他照战前研究的方案立即把飞机改平,同时大力加速,使飞机达到了最大速度。此时,敌机已拉高到17600米的高度。地面指挥员命令王相一:“拉起,攻击!”
可空中的王相一判断:此时距敌还比较远,一旦提前拉起,高度一增加,刚才改平时获得的速度就会损失掉,自己就没有攻击机会了。于是王相一果断决定:接近,再接近。
距离3800米、观察角18度!敌机就在王相一的上方!王相一这才猛拉操纵杆,速度极大的战鹰在推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昂头冲了上去,高度达到16400米。
“跃升成功!”王相一机敏地抓住飞机短暂的高速飞行时机,在距离敌机411米的时候用瞄准光环套牢目标,然后猛按电钮,双炮齐发。
敌机的左机翼立刻冒了烟。
“打着了!”王相一一阵狂喜。他眼盯敌机,紧追不舍。再次开炮。敌机歪歪斜斜,从17400米的高空一头向外海扎了下去,最终坠入大海。
王相一的心,被胜利的喜悦所充满。他驾机返航时,飞机的油料即将用尽,在地面指挥员的指挥下,他安全地转降较近的机场。
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被击落的消息传到华盛顿,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在美国人的眼里,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歼—6飞机也无法达到16000米以上高空作战。其所以派出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正是要钻我军装备性能弱的这个空子。现在,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在16000米以上高度被击落,美国人宁愿相信这是一个神话,要不,就是中国军队启用了“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不甘心失败的美国人,在一周后——3月31日,再次派出一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美国人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要看个究竟,看看中国军队到底用什么“秘密武器”敲掉了他们的高空侦察机。
海航英雄们早就在等待他们了。
13时48分,起飞命令下达。
舒积成沿180度航线驾机起飞;王相一随后跟进,战鹰直插高空。
在王相一首战告捷后,部队总结了作战经过,认为:此战虽打下了敌机,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敌机的速度估计不足,射击距离还是偏远。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反复研究修改作战方案,决心打一仗,进一步,而且,一定要把敌机打落在我空域内,向世界彻底揭露入侵者的侵略行径。
舒积成、王相一就是带着这一决心升空作战的。
14时03分,敌机从海南岛陵水以东的杨梅市入陆。
14时06分,舒积成鹰一样犀利的眼睛在距敌30公里处,发现了高度为17600米的敌机。
在地面指挥所引导下,舒积成接近敌机。他发现敌我距离还是不小,就推杆平飞增速,飞机的时速又提高了20公里。随后,舒积成在16000米高度、观察角15度,敌我高差400米时,熟练、准确地带杆,飞机一个猛抬头,向极限高度跃升。
“这一回,说什么也要把你打在领空线里!”舒积成猛扑向敌人。300米——250米——200米——150米,敌机的投影已经超出了他瞄准具的光环,空中的黑影几乎罩住了他的座舱盖,可他,还在追。
“110米!”
舒积成终于开炮了,一串又准又狠的炮弹打得敌机左右机翼同时火光四溅,发动机部位也冒起了白烟。敌机向左一斜,机身顿一下,差点撞到舒积成的机头上。舒积成熟练地一压杆,来了个右转弯,接着再一个右跃升动作,冲过了敌机。回头再看,敌机已一头向我海南岛三亚以北栽去。
干净!
漂亮!
前后只用了二十多分钟,消耗炮弹20发。
我海航飞行英雄,
一周内两次在极限高度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连续的失败,打掉了美军的气焰。此后很久,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不敢窜犯了。似乎是为了挽回面子,4月8日、9日两天中,美军增派F—4B型“鬼怪”式超音速战斗机连续入侵我海南岛上空挑衅,还向我拦截飞机发射了“麻雀—Ⅲ”导弹。
南海海空,事态在急剧发展变化。9日,副总参谋长
杨成武
专门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了情况。
毛泽东
仰靠在椅背上静静地听完报告,然后前倾身子,坚定地说:“美机昨天是试探,今天又是试探。真的来挑衅啦,既来,就应该坚决打!”
海航官兵对敌人的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夏天的海南,机场跑道上像下火一样,气温可达摄氏60~70度,飞机蒙皮被毒太阳晒得灼热,手都不敢碰。可我们的地勤人员为保证空战的胜利,始终坚持“故障不上天,故障不过夜”,全力以赴为飞行员做好地勤保障,随时准备迎战。
果然,经过几个月的策划,8月21日,美国的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又出现了。
这一回,敌人花样翻新,一下子派出两架C—130运输机,分别带两架侦察机起飞。一架,于12时51分在越南岘港北部空域投放,进入北部湾后,混在小机群里朝越南北部飞去。另一架,在13时11分投放,直接从高空窜入越南北方。显然,敌人试图以后者迷惑、牵制我注意力,掩护第一架飞机入侵。
敌人的伎俩没有骗过我海航指战员。这一次升空作战的,还是舒积成。
那天,舒积成刚刚飞离跑道,就接到地面指挥员的命令:
“加力起飞!”
“投副油箱!”
情况来得又快又急,舒积成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迅速达到指定空域。就在他准备拦截敌机的时候,他与地面指挥员的无线电联络突然中断。
“战机不可失。”舒积成没来得及多想,迅速判明敌我位置,果断地转弯,咬住敌机,紧追不放。
敌机越来越近,舒积成拉起飞机,开了炮。这一回,炮弹从敌机的两侧飞过。
“没打中!”
也许只是几十分之一秒,舒积成就平静了自己的心。他抓紧最后的时机,扑上去补了一串炮弹。
炮响、火起、敌机落。此时,舒积成距敌只有58米!
舒积成长出一口气,带着舒心的笑返航了。
连战连捷。
舒积成再立一等功。
作者:
边防五师向中源
时间:
2013-1-14 02:14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14 编辑
好呀美国佬的飞机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1-16 03:39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14 编辑
好呀美国佬的飞机[/quote]
中国可是不好惹的!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1-21 01:55 A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14 编辑
好呀美国佬的飞机[/quote]
是的。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3-1-21 10:34 AM
振奋人心!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1-22 12:56 A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14 编辑
振奋人心![/quote]
是的。
作者:
杨军
时间:
2013-1-22 11:08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14 编辑
过去是敢打敢拼!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