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高官夫人热心交际或商场不同,程虹更喜欢校园,对教学也充满热诚,曾两度被学生选为学校“我心目中的十佳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首都经贸大学优秀任课教师、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北京市高校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attach]7192[/attach]
据悉校方一直有意提拔她担任系主任甚至更高职位,但都被拒绝,她不喜欢繁琐的行政事务及无聊应酬,也不希望因此被说是妻凭夫贵。目前程虹基本不上讲堂,主要做研究工作。
程虹相当低调,她绝对出得了场面,一口娴熟的英语,如果参加外事活动,肯定是李克强的软实力。李克强未出国留学,但去年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上,以英文发表演讲,有人说,这可能与她有个教英文的妻子有关。 李克强夫人程虹教授静心治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笔者认为就是静以修身,潜心学问,正所谓古人云:治学之道,首在心静。非心静无以言学,非宁静无以致远。
相关阅读:李克强:求学之路得遇七位恩师
李克强是近二十年来最年轻的一位副总理,也是近年来以人文社科背景进入政坛高层的代表人物。在李克强的人生道路上,有过七位引领他的恩师。
李诚为他奠定传统文化根基
李克强祖籍是安徽定远,父亲李奉三是安徽省一位地方官,曾任凤阳县县长,其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1955年7月,李克强出生在安徽合肥。上中学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从小好学的李克强只好辍学在家。父亲李奉三常带着李克强与供职于安徽省文史馆的国学大师李诚谈文论道。少年的李克强聪明好学,李诚将其视为门生,认真地给他说文解字,让他读《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国史,并给李克强整段整段地背诵《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等古文选。
1974年3月,李克强与同学来到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煅炼。革命加拼命精神,着实锻炼了李克强的筋骨,磨砺了他的意志。1976年5月,李克强光荣入党。
龚祥瑞让他了解宪政精神
1977年恢复高考,李克强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
马石江将他带进共青团事业,季羡林教他为学处世
1982年1月,李克强等27位学生被评为北大优秀毕业生。毕业前夕,李克强雄心勃勃地准备留美考试。但是,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江看中他的领导才能及沉稳性格,先后十多次找他谈话,要他留校担任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书记。经过马石江的动员,李克强终于选择了留校。
在翻译《法律的正常程序》时,一天,李克强遇有一词,实在弄不通,恰好因为参加校外一次会议,与国学大师季羡林同住在西苑饭店,就向季先生请教。季羡林先生当即做了回答,但同时又说:“你可以先这样。”李克强当时还不理解他说的意思,当天晚上又发现季先生没有住在饭店,次日季先生返回,即向李克强详细解释了这个词的由来及多种含义。“我不敢想像季先生是否因为这件事而返校,但我敢肯定季先生当晚认真地查阅了这个词。也许,季先生并不是一定要向我传授某种知识,他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诠释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含义”。
在李克强看来,马石江把自己带入了共青团事业的工作之中,而季羡林让自己懂得了如何为学与处世。
王照华的点将与两位经济学家的点拨
当上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后,李克强仍然保持求学时的锐气。他经常在一些场合对一些重大政治、社会议题发表思想相当解放的独立看法,并招致其它领域的团干部的非议。
在1982年北京市共青团七大上选举全国共青团十一大代表时,这名北大团委书记居然落选。
但是,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王照华点将干预,李克强仍然列席团十一大,并被选为团中央常委。不久,李克强被正式调到团中央工作,出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全国学联秘书长。1985年共青团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增选年仅30岁的李克强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
作者: 南宁舰
时间: 2013-1-4 07:21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54 编辑
的确不一般啊.希习.李说到做到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3-1-6 11:49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54 编辑
的确不一般啊.希习.李说到做到[/quote]
共同的期望!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