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对越自卫还击战纪事(10) [打印本页]

作者: 边防五师向中源    时间: 2012-12-20 06:47 PM
标题: 对越自卫还击战纪事(10)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28 编辑

对越自卫还击战纪事(10
                          390 战(1

                作者 余 虹 (原127师380团特务连)

1979年3月9日
越南 谅山
禄平县以东4km
390高地 379团1营1连阵地

390高地阻击战,是我127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回撤过程中,大杀回马枪的第一战斗。我师379团1营1连,配属团82无后坐力炮连2排、营机枪连1排,经过一天激战,击退越军5次进攻,击毙击伤越军一个加强连,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文件和电台。
正当我127师各团开始有计划地班师回撤的时候,奇穷河南岸的越军企图袭击和尾追我回撤部队。
为掩护主力(380团抢渡奇穷河,攻占迷迈山的部队)安全转移顺利回撤。
379团1营1连奉命于3月6日上午9时,进驻390高地组织防御。
390高地位于越南谅山禄平县城以东4km处。支(马)禄(平)公路以南,是奇穷河北岸的一个制高点。379团的1连是我127师379团防御体系的前哨。
390高地呈南北走向,高地西侧400m有一长形山也呈南北走向。390高地与西侧长形山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峡谷。峡谷以南有奇穷河、巴坑村、破么村
1连的指挥所设立在主峰的西侧,3排配置在主峰南侧无名高地,2排在主峰西侧400m的长形山,1排为该连预备队,配置在主峰和南侧无名高地之间的鞍形部。
3月6日10时许,各班、排组织战斗完毕,连长便命令各班、排开始隐蔽加修工事,准备随时粉碎可能来自巴坑村、破么村方向之越军的进攻。
3月7日夜间,奇穷河南岸之破么村有狗叫声。1连连长随时将情况向营部报告,并做好了战斗准备,派出了潜伏哨。战士之间用拉绳的方法进行联络,以防止越军夜间向我阵地渗透。
3月8日早上6时,潜伏哨的战士向连长报告,发现约有一个加强连的越军在破么村活动,夜间在破么村方向发现有灯光和信号弹。连长随即将情况报告营指挥所,营指挥所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团前指。至上午9时,一切都显得很平静,团长亲自到390高地观察越军的情况,并检查1营的防御工事。指出1连的阵地很重要,必须加强通信联络保障,加固前沿阵地工事的构筑。
根据团长指示,通信股对通信联络作了调整,构成营、连、排指挥网络。
此外,127师炮兵群已在390高地设置了一个观察所。
团直100炮连在班日村南无名高地也设置了观察所。
团直100炮连在班日村南无名高地也设置了观察所。
8日12时许,一切布署完毕。8日下午2时许,炮兵股长、通信参谋,组织各营属炮连和团直100炮连,对单禄村、巴坑村等方向进行试炮,有1连3排通过有线电话报告试炮效果及校正射击诸元完毕。
8日夜晚,月光特别亮,奇穷河南岸破么村的狗叫声更大,而且在破么村、班道村、仍左村和4号公路等地有越军汽车行动。
同时,在营1号指挥网内,监听到越军电台的呼叫声。步话机班长叫越语翻译监听,原来是越军在进行联络,“平原!平原!我是大海,我是大海,我们已经到达6号高地,我们的处境很安全,进攻的准备已经做好,请求休息10分钟。”
1营电台兵将监听到的情况向团指挥所报告。团前指立即命令1营做好战斗准备。深夜12时,由于我军越语翻译员冒充越军电台与越军电台通话,被越军电台识破,越军电台保持静默。从此,再也监听不到越军的情况了。
月亮西斜,夜空静谧。过不多久,在班道村、仍左村方向开始有越军迫击炮对我军纵深零星射击。
9日7时40分许,1连3排观察员向连长报告:一支部队由巴坑村方向沿小路向390高地前进,先头3人,穿着绿色军装,左臂扎着白色毛巾,是我军还是越军尚不清楚。连长立即用电话向上级报告了这个情况,团首长命令1连加强观察,迅速查明情况,如果是越军,要放近打。
此时,全排官兵集中精力密切注视着这支部队的行动,这支部队正利用晨雾,向山上我们阵地爬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1连3排的官兵发现了这支部队是越军,排长立即命令全体战士等候越军靠近我们阵地时再打。越军距离我们阵地100m、90m、80m……50m,这时排长立即命令全体官兵:“打!打!。”密集的轻、重机枪、冲锋枪、步枪的子弹雨点般地射向越军,手榴弹也向越军扔去,这股越军伤亡惨重,越军尸体直一条横一条躺在山坡上。少数越军仓惶撤退。
8时50分许,1连连长正在打电话,遭越军炮弹袭击,一发炮弹落在电话机旁,正、副连长等6人身负重伤,电话线也被炸断。通信连跟进架设的有线2班班长张良清和另一名战士刘栋梁,一面冒着越军的炮火抢修线路,一面积极协助抢救伤员。战斗越来越激烈,张良清端起冲锋枪,一面嘱咐刘栋梁坚守岗位,保持联络,若线路有故障及时告诉他。一面勇猛的跃出掩体,从390高地主峰西侧1连指挥所,向南迅速跑到前沿阵地与3排战友并肩作战。这时,3排的一名机枪手负伤,张良清叫副射手给这为位负伤的机枪手包扎伤口,张良清抱起机枪,勇猛跳出战壕,一阵长点射,打得越军狼狈溃退。他配合3排的战士连续打退越军的5次进攻,一人击毙越军8名,与机枪手配合,共同击毙、击伤越军数十人,还抢救了5名伤员,受到1连指战员的称赞。在张良清参加步兵战斗时,线路被越军炸断2次,均被刘栋梁及时抢修畅通,保障了通讯联络。

1人觉得很赞



作者: 战豆    时间: 2012-12-25 02:24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28 编辑

架线兵最危险的是架线或查线途中,稍不注意,如果遇到越南兵偷袭,肯定难逃一死,这就是战争。


作者: 边防五师向中源    时间: 2012-12-26 02:29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28 编辑

架线兵最危险的是架线或查线途中,稍不注意,如果遇到越南兵偷袭,肯定难逃一死,这就是战争。 ...[/quote]
战豆战友中午好, 遗忘的中越自卫反击战,均被刘栋梁及时抢修畅通,保障了通讯联络。 活着就好, 为保卫和平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作者: 战豆    时间: 2012-12-27 09:05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28 编辑

战豆战友中午好, 遗忘的中越自卫反击战,均被刘栋梁及时抢修畅通,保障了通讯联络。 活着就好, 为保卫 ...[/quote]
参战时,我就是电话兵,有那种感受,也好在当时是高中毕业当兵,多少懂得一些战争常识,不然就……


作者: 边防五师向中源    时间: 2012-12-27 10:42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28 编辑

三个步兵连、一个炮连、一个机枪连,原团属特务连本来是侦察、警卫、工兵三个排,扩编后便成了三个连,谁来率领这些新的单位冲锋陷阵呢?于是部队大规模提拔干部,原来的连排长几乎都升了半级,老一点的班长升排长,入伍一、两年的老兵大多担任了正副班长。只是,他们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能力还达不到新的岗位的要求。
作风软,训练不足,成员相互不了解,基层军官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这些问题在近距搏杀的步兵作战中可都是致命的硬伤。
当然,上级并非不了解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所以战争打响后,50军分期分批担负不同的作战任务:最能打的第149师用于广西方向(东线),在13军辖下首先投入战斗,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是整个战争中表现最好的师。50军唯一留下的滇军底子148师用于云南方向,牵制了越军一个野战师,使其不得东援高平,表现尚可。而150师最初是作为预备队待命。
第一阶段作战完成后,150师争取到出境作战任务,448团先行越过边境线,官兵们穿着总后试发的77式新式军装,与陆续班师回国的友军逆向前进,非常引人注目,也让他们倍感自豪。但进入战区后,3月11日中午,该团因为骄傲轻敌,也因为缺乏经验,警戒分队及各部尖兵均未能提前发现越军,而是径直走过了越军的潜伏阵地,导致身后的团前指及直属的几个连突然遭到越军集火射击,损失惨重。越军的这一战法却是源自《孙子兵法》,叫"避其锋锐,击其堕归"。这时,未受攻击的前锋部队眼见团前指遭受攻击,却不知道从侧翼攻击越军或强行与前指合兵一处,而是坐等命令,以致贻误战机。其实越军怕的就是这两手,所以一招见效后也不恋战,迅速转移。在战斗暂停的空隙里,448团仍是一头雾水,判断不清刚才攻击自己的敌人大致有多少兵力、火力配备情况、作战意图以及下步可能的行动,跟上级汇报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之后150师便命令448团收缩阵形、边打边撤。这一决定看似无懈可击,但在山地丛林战中,撤退的关键是要抢占要点、确保路线畅通,然后各分部交替掩护回撤,否则部队即使几百、上千人集中在一起,也只能是被四周的敌人不断杀伤、消耗而已。当晚,1连、8连在奉命回缩增援团部的途中便被越军缠住,之后再也无法脱身。实际上,3月11日晚上这段时间最为关键,448团因为得知150师另两个团即将前来增援而安下心来,越军却在准确判断敌情后抢占了448团回撤路上必经的大多数山头、隘口,同时调来了用于分割、突击、打援的兵力。至3月12日下午,448团前指、二营等部 1000余人终于陷入重围。这样的危急关头,却没有哪名军官站出来勇挑全盘指挥的重任,也没有哪个连排敢当开路先锋,团部最终作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但在莽莽群山、云遮雾掩、强敌环伺之中,这一决定无异把部队置于任人宰割的地步。如此作风,焉能不败!
战后资料表明,攻击448团的越军部队兵力开始是一个加强步兵营,后来逐步增加到团级规模(没有重炮和装甲力量)。这本来是一场遭遇战,越军发现我军后冷静观察,首先选准448团前指突然袭击,之后因兵力不足而撤出,改以不间断的小规模战斗保持接触,在此过程中又判断出我方战斗力不强、意志不够坚定,因而迅速调集部队,在448团回撤时打了一个歼灭战。在我方占绝对优势的战场环境下,这确实是一次堪称辉煌的胜利。
150师如此不济,同在50军的149师却能屡屡创造战场奇迹。此前2月28日晚,149师447团二连(加强连,170余人)在越南黄连山地区沿十号公路向四号桥进发,深夜大雨中突然遭遇越军精锐316A师伏击。这是交通要道沿线作战,越军早已在公路两旁修筑工事,准备了扎口子的机动兵力,意在全歼来敌。二连进入伏击圈后,在越军第一次猛烈射击中便死伤40余人,连日苦战、浑身湿透的士兵们被压制在泥泞中,咒骂声一片。该连迅速判断形势后命令各部出击抢占公路两侧制高点,班排长带队摸黑冒雨爬山头,连续打掉几个越军火力点,取得立足阵地后与越军咬牙缠斗。几个小时后,该连已损兵三分之二,但我军增援部队已经出动,威胁越军退路,该部越军被迫撤退。该连又抓住战机趁势掩杀,追平双方战损比例。
这就是差别。虽然是穿着同样的军装,使用同样的武器,骨子里的气质却迥然不同。作战部署大胆泼辣,战斗中敢打敢拼,经得起伤亡,指挥官头脑冷静,严格掌握部队,这样的风格,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
战后,军中老将叹曰:"朝鲜出了个一八〇,越南又有个一五〇"。当年朝鲜战场上,60军180师在第五次战役被击溃,被俘1万余人,占志愿军战俘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在越南战场,在我方兵力、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基本完成既定作战计划的大好形势下,150师448团却突然溃败,被俘200余人,占全军被俘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还多,这样的部队当然没有再存在下去的理由。


作者: 战豆    时间: 2012-12-27 11:10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29 编辑

163还好点,164当时是牛田洋(围海造田,2万亩)生产基地的主力生产部队。刚当兵时有的班长、副班子专业实力还不如我们这些训练半个月的新兵,线头接续跟不上新兵、五百米收放线赶不上新兵、攀登固定我们副班长就上不了电杆,老兵也是这样,步兵、炮兵分队有的连手中武器都不熟练。好在打完仗后,做了一回全训部队(时间一年),后来又继续搞生产部队。过去我们电话兵攀登固定科目1分半钟完成为优秀,好多老兵都达不到。我在湛江专门训练新兵的,这个时期每批新兵,这个科目只用38秒都完成得很好了,可想而知,全训部队与生产部队的差别多大。打仗时,我们还是生产部队的班长教出来的,也能顺利的完成了战斗任务,说来真让越南人害羞,哈!哈!……哈哈!。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