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转帖原创)硝烟中的人性最宝贵 [打印本页]

作者: 边防五师向中源    时间: 2012-11-29 08:58 PM
标题: (转帖原创)硝烟中的人性最宝贵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34 编辑

有位网友告诉我,他和1·7战斗中最后撤离的一等功臣宋飞QQ聊天,当他问宋飞歼敌多少时,宋飞许久未回答,他以为是英雄不愿说自己的战绩,就反复追问,当他看到宋飞“我情愿死的是我自己”的回答后,百思不得其解,让我说明为什么?       我能理解宋飞这句话的含义,但我无法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其实什么样的语言也无法表达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那么就让我说几个战场故事,或许能让大家对我们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生命在战火中如此脆弱
        那是1986年5月的一天,我在距敌人只有100多米的168阵地坚守了20多天,我们顽强的抗击了敌人十几次大、小规模的偷袭。这一天中午,闪电加着雷鸣,暴雨倾盆,猫耳洞里到处滴水并没有使我们感到不便,反而感觉很兴奋,纷纷拿着水桶、钢盔等可以接水的器具接水。
       猫耳洞里水奇缺,我们没有洗过一次脸,刷过一次牙,每人一天一口杯的定量连润嘴唇都不够。看到军工为了保障我们,从生死线上“走钢丝”,在炮火中“跳迪斯科”,我们怎么舍得卫生自己啊。看着洞里滴答、滴答的水珠,望着洞外倾泻的暴雨,我和团通信连电台兵贺庆、营通讯班张立军,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趁连长不注意,拿上器具,不顾“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准出洞”的规定,偷偷溜出洞外,在阵地的反斜面,顺着山坡铺了一张塑料布,在下面接上水桶,一股水流就自然而然的趟进了水桶。不一会儿,我们就已经接满了带出的三个塑料桶。
连长李志刚和指导员胡海清储藏接的雨水
       这时,我们才有心情欣赏20多日未见的洞外世界。
        大雾缭绕在山顶沟壑,把战场打扮的如同仙境一般,没有一声炮声,没有一声枪声,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顽强的草木青绿滴翠,我有一种超脱凡尘的感受,压抑许久的心情此刻是那么的心旷神怡,就连灵魂也感觉空旷无野。我不禁想起儿时下暴雨时,他人忙着往家里跑,我却从家里往雨里钻,让父母呵斥的趣事。我喜欢被暴雨淋的如落汤鸡般的刺激,喜欢被雨淋的兴奋,喜欢这可以忘记一切的时机。
       “史排长,快洗澡”,战友的呼喊把我从幻想拉回现实。雨水多情的吻着我们干渴的皮肤,似乎也在抚慰着我们干渴的心灵。我感觉好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我,给人一种麻酥酥、痒滋滋的快感,这么享受,这么美不可言,突然间,我恍然大悟了为什么形容女人用“水一样的温柔”来比喻。我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她,我心爱的姑娘,此刻,她在想我吗?······
         “快看,敌人!”一边洗澡,一边观察的小贺用鼻音很重的陕北话喊叫着。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大约100米的敌阵上,有三个越军和我们一样,也一丝不挂在雨中洗澡呢,洗的似乎很陶醉,也好像忘记了这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是谁时有枪口瞄准自己的阵地。我们三个如同被扒了皮的三只青蛙一样,躲在一颗大石头后面,傻乎乎、呆痴痴的看着享受“天然淋浴”的敌人。上阵地许久了,虽然敌人近在咫尺,但要真真切切的看到敌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的。
        “打不打?”小张问我。
       我知道,此时如果我将枪指向他们,自己在300米内射击目标弹无虚发的功夫,一定会把他们送上西天。但刚刚感悟到洗澡美妙的我此时心中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他们就是我最仇恨的敌人,一丝也没有认为他们就是将可能要致我于死地的对手,反而觉得是和自己在战场同洗澡的有缘人,确切的说,潜意识中,我知道他也是父母生、亲人爱,一条青春勃发的生命。多次亲眼看见战友牺牲、负伤的情景,使我对生命的敬畏越来越深刻,便说了句“我们往隐蔽处走走,他们洗他们的,我们洗我们的”,接着洗完了我这一生最难忘的一次澡。因为知道此事对一个军人来讲,不够光彩,特别是和传统的英雄形象相差很远,甚至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对此事一直三箴其口。
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吃饭

        尊重生命,就是看到生命在战争面前如此脆弱,就是明白生命转瞬即逝无法挽回,就是知道自己可能在下一秒或许永别人间之后,深深镌刻在我心灵的印记。
      其实,和我一样对敌人“仁慈”的战友许多许多,不仅有战士、而且有军官甚至高级将领,只不过这种事情只是每个人心中的小秘密,外人很少能了解到而已。
        在211阵地上坚守的我团5连,发现敌人新增加的一个机枪火力点对我军工运送物资威胁很大,几次运送物资都遭到其拦阻射击,数名战友负伤牺牲,他们决心拔掉这颗毒牙。他们组织人员在这被炮弹炸的白花花如同石灰窑般的阵地上,多次在白天用一丝不挂的裸体做“伪装”,秘密接敌到其眼皮底下进行侦查,在掌握了敌情,制定严密的战斗方案后,于86年7月10日临晨,在敌人最容易麻痹的时刻,利用夜暗掩护,一举炸毁了这个火力点,创造了拉那战场一线阵地阵前出击的先例。
不让打为丈夫哭丧女人的连长一等功臣杨明星
在老山前线的日子里,我经常听到的是战友们多么勇敢、顽强的故事,几乎很少人讲这些事情。在前年我去延安参加连队战友聚会时,一位战友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好几次,他们60迫击炮班,发现越军在阵地上拾柴火,那是比我们贫困的敌人,在我军用煤油炉或者酒精灯做饭的时候,敌人还要用柴火做饭的原因,或许是怜悯和自己一样年纪的敌人比我们更艰苦的原因吧,他们打向敌人的炮弹,每次都是准确的打在敌人辛苦半日捡拾的柴火上,却伤不到敌人,让上级批评他们“炮打的臭”。
      “你们是有意的?”我明知故问。

      “他们当时没有威胁我们,我就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活的比我们还艰苦啊。”他实话实说。
        说实在话,在我们坚守的老山战场,要不是敌人不断对我进行偷袭和挑衅,我军主动进攻的情况少之又少。不自量力的敌人啊,他们可从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的袭扰和偷袭,自酿的苦果只有自己尝。
      如果说这些还不能使你理解我们当年的心理的话,我告诉你,我的一些战友当年曾经给敌人送过罐头等食品,你一定会大吃一惊。那是1986年7月下旬,老山前线连续多日的暴雨引发百年不遇的洪灾,道路中断、阵地水淹、猫耳洞塌方,我方阵地的物资供应十分紧张和困难,然而洪灾对处于下游的敌人的危害更加残酷,就在我们的战士还能保障少的又少的定量压缩饼干和罐头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无法生存下去。
       前沿阵地不断通过电台和电话给指挥所报告:敌人的官兵跪在雨中,向我们祈求给些罐头和饼干。给,还是不给?这些曾经指挥部队“狠狠的打”首长们,此时几乎是一致的同意:给!但要保证安全。一位最高首长还幽默地补充了一句:“让他们活下去,等他们投降时还需要有人打白旗嘛!”更有意思的是,这位首长在听一个神枪手用阻击步枪消灭了十几名敌人的事迹时,听到他对连续三天背着小孩给阵地送饭的母子两人没有射击时,赞许的说,“那个孩子也是那个国家的花朵呀。”
       在我以前的日志中,介绍了许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其中有两位一等功臣就是用自己生命保护俘虏的过程中牺牲的。10·14拔点战斗和1·7拔点战斗中,罗卜基和刘志强分别在两次战斗中护送受伤的俘虏返回时,遭到敌人炮火覆盖射击,为了保护俘虏的生命,他们不约而同的扑在俘虏身上,壮烈的牺牲了······我无法想象他们当时的心理,但我敢肯定,他们一定知道俘虏也是血肉之躯,也经不住炮弹的袭击。
        有许多网友为我独自一人陪伴21位牺牲战友的事情而感动,其实至今我没有认为自己有什么特别,当时我就是感到无人守夜,他们的亲人知道会更加伤感;无人替他们驱赶蚊虫和老鼠,会让他们残缺的躯体再添新伤;不相信他们真的离开人间的我,也希冀或许还会有人会活过来······
       是的,我们在老山战场杀敌无数,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不热爱和平,不珍惜生命,相反,我们比谁都明白和平的宝贵,比谁都珍惜生命。如果不是“同志加兄弟”的越南穷兵黩武,我们怎么可能和他兵戎相见?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尽管中越如今是“战略合作伙伴”,但谁也抹消不了留在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参战老兵和其亲人心中的伤痛,抹杀不了这段血染的历史。正视历史,也就为了更加长久的和平。
胜利时刻,英雄并不会欢笑

在参战老兵独自承担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伤痛,忍受着残疾和战争后遗症带来的折磨的时候,网友们给其心灵的安慰、理解和帮助,就是对老山战友最大的尊重和支持。
      写到这里,正巧收到刘志强二哥给我的短信回复,就让我把我们短信交流发在这里,你或许一定会更加理解战争留给我们的伤痛是多么深刻。
        二哥给我的短信:“史正德兄弟,万分想念。我是刘志强二哥。天地两隔,生死茫茫,无处话凄凉,搜狐视频(搜狐采访我们后制作的视频《兄弟连——他们的战争》、《兄弟连血与骨》博主说明),又回噩梦一·七拉那战场。志强‘回家’了,也弥了婚立了碑,我枕床下藏有遗体照片,寸断肝肠。每年一·七霍卫军、冯沿河、李向前等十战友都来看志强,此事难以感谢。盼知志强详情,听说一·七下午三点多有人见到。那个俘虏后来怎么样?代志强向战友们问好!”
       我的回复:“兄弟,收到短信,不知该喜还是伤感。那年,我独自陪伴志强等21位烈士,为他们驱赶蚊虫和老鼠,期盼他们再活过来时,就想有机会告诉他们的亲人英雄牺牲时的模样。志强是他们中躯体最完整的一个,一眼就能认出是他。那个俘虏也死了,死在他们的炮火之中。有机会我会来祭奠志强,亲口告诉你们他的情况。无论发生任何情况,一定不要让志强失望。祝福亲人一切安好。”
       二哥的回复:“万分感谢。战友皆兄弟,五湖有远亲。几回回梦踏老山,握别拉那山山。义丈三千,独守战友一夜,忠肝义胆,天地可见。权谋乱边关,好男滴血干。天地有情存忠骨,兄弟有义写春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问苍天,兄弟何时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机带家去老山。向战友问好,向父母问好,欢迎来延安,想你,多保重。”
保护俘虏牺牲的一等功臣刘志强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问苍天,兄弟何时还?”二哥的话语,就是牺牲战友亲人二十多年痛苦最真实的感受。中国如此,比我们创伤更大的越南亦然。

          说明:请参看阅读我的日志:“在老山,我与敌人同洗澡”;“抓住俘虏的英雄是孤儿”;“裸体侦查,使他们创造老山奇迹”,“那一夜,我独自一人陪伴着21位牺牲的战友”。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