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中国为何出现第三次移民浪潮,更有安全感?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2-11-27 09:16 PM
标题:
中国为何出现第三次移民浪潮,更有安全感?
如果不是一件官司,恐怕没有人知晓,北京俏江南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兰已经于2012年9月17日注销了北京户口,成了一名外籍人士。
-
作为企业家,张兰移民无可厚非,更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并不是特殊的个案,而是赶上了一次浪潮,准确地说是第三次移民浪潮。
自1949年以来,被公认的移民潮有两次,上世纪80年代初的出国留学潮,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技术移民潮。这些人选择移民的原因大多是:方便子女教育、出入境方便、活得更有尊严、为未来养老做准备。
这一次与前两次有所不同,近些年移民的多是以新生富豪为代表的群体,而移民的手段主要是投资,而且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家,移民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财富安全。
有媒体报道,国内移民中介数量大增。据统计,仅广州一个城市办理移民业务的中介机构就超过600家。每到周末
中国
珠三角地区各大酒店中,移民推介会场场爆满,移民市场生意红火。当然,北京、上海等地移民中介机构的生意也不赖。
据招商银行与贝恩顾问公司发布的《2011
中国
私人财富报告》称,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大陆企业主中27%已经移民,还有47%正在考虑移民。大企业主三成已移民五成正考虑。换言之,八成的大企业家已经或打算移民。企业家如此,官员也不遑多让。
2001年初,《半月谈》杂志公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0多名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携公款50多亿元在逃……”。
-
中国
官媒《人民日报》报道称:“十七大期间,代表参阅的一份很保守的资料表明,十五年外逃干部六万一千多人。自一九九二年以来,公职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驻外机构公派人员)外逃,或随代表团外访、探亲、旅游逾期不返,公派人员学习、工作期满不归等,共有六万一千五百七十七人。”“据中纪委、国务院研究室、央行等机构的调研指:截下来的贪官不算,光是成功外逃的公职人员侵吞、携带出境资金就有一万亿元以上。2002年9月12日,中纪委、中央金融工委通报:2001年全年外逃资金达四千五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合五百四十亿美元);2002年至6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外逃资金达二千五百五十亿元人民币(合三百零五亿美元)”,至2003年底,“初步统计,在境外、外国定居的贪官家属为一百二十万人”,其中,定居港澳的16万2千人,定居欧美80万人,尤以北美危害最烈,
加拿大
20万人,
美国
18万人,都是些大要犯。
除了一走了之、全家移民的富豪和官员之外,国内还有相当大数量的裸官和裸商。这些人一边在国内为官或经商,大把捞钱、暗地里则把老婆孩子送国外。与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
富豪移民的动机并不相同。
大多数
印度
人移民是为了能够省下子女教育费,拉美人士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
中国
的富豪和官员移民当中,约有80%的人并不是为了离开中国,他们只是为了换取一个身份。在这些人看来,获取收益的最佳地点仍然在中国,而移民则是为了将钱放在一个他们认为更安全的地方。CCTV着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访谈中说:“老婆孩子都移民了,然后老公还在国内挣钱,现在的情况很多。
中国
社科院发布全球政治与安全的报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目前约有4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居世界首位,有权有钱者移民无非两种可能,一是做过亏心事,怕以后受到追究。二是对社会未来失去信心,如果出于前一种担心的人多,则证明社会正在走向法治和清明,如果后一种人多,我们要改进让他们证明判断是错的。”
面对汹涌的移民潮,
加拿大
吓得赶紧关上大门,
美国
、澳洲、
新西兰
也提高移民门槛,似乎有心离开的人无路可走了。常言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国家想方设法吸引外资,所以不得不在投资移民上打主意。
2012年8月,
德国
对移民法进行了修改,最显着的变化有四点:一、取消了25万欧元的最低投资限额;二、取消了创造5个工作岗位的限制;三、加强了所设立公司对本地区经济民生“有利”的影响;四、加强了各地区政府以及外管局判定的权利。前两点是利好因素,而且是重大利好,但后两点就很难判定好坏,因为这意味着给了移民官更多的主管判断。
作者:
fyxtyb
时间:
2012-11-28 07:23 PM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42 编辑
移民中情形不同 而且复杂 有的出去也好 留也无用 有的则要百般挽留 有用的人才 忠于人民事业的人才 一时也有想不开的时候 要有宽广的胸怀 容得下忠臣 谏臣 诤臣 凝聚力量—— 自身硬 百病难侵 。。。。。。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2-11-29 11:23 PM
容得下忠臣 谏臣 诤臣 凝聚力量—— 自身硬 百病难侵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