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烈血当年,双江男儿镇南疆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山勇士
时间:
2012-11-25 06:37 PM
标题:
烈血当年,双江男儿镇南疆
知道
双江镇
这个地名,是因为和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老前辈谈起了全国战斗英雄黄招强。
黄招强是1979年南疆对越自卫还击战时闻名遐迩的铁血兵王,他来自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的双江镇
,参加自卫还击作战时,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41军121师361团4连7班班长,参加了穿插战斗;在遭遇伏击,敌情不明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去接应掉队的战友,猝不及防中他与强敌三次交手,击毙了相当一个班的越寇,小腿被打穿却坚持不下火线,从边境线一路冲杀至高平,三度负伤后才进入野战医院接受治疗。
战后统计,1979年的自卫还击战中死在黄招强手下的越寇超过半个排,在外行人看来,这点歼敌数可能不算什么,电视电影中随便哪个主角一边跳舞一边开**,打死的敌人都比这要多;和传说中的特种兵相比,黄招强的战绩更不足称道了,兵王不是应该像赵子龙一样,在敌营中杀进杀出毫发无伤么?但是,在真正经历过战争,懂得军事的老兵看来,黄招强才是不折不扣的铁血英雄,他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引以为傲的核心战斗精神。
长期以来,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一直是世界军事史的谜团;许多蜚声世界的名将都搞不清楚这支军队为什么会如此与众不同——他们可以不要后勤,不要辅助火力,在强敌环伺的处境中不慌不乱,经常在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主动攻击强大对手,还往往能取得胜利。每逢大规模战役,他们多会派出精锐大迂回穿插,穿插部队必须要在绝境中孤军奋战,这在西方军队看来简直是派部队去送死,但中国军队采用这种战术却往往能取得辉煌的战果。在军事理论中,军队的战斗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装备和人员的不足,但将战斗意志发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种程度,却是外军难以想象的。
参加自卫还击作战时,黄招强虽然是班长,但就战斗经验而论,依然不过是一个**都没放几响的新兵蛋子。但就是这样一个新兵蛋子,能在生死关头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战斗,将战斗技巧和战斗意志发扬到极致。这样的战士看起来不如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华丽,但却是不折不扣的硬汉子,一支拥有这种战士的军队,足以让任何对手心惊胆颤。
在军队中,黄招强式的新兵往往让军官两眼发亮,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他得到了一个好兵,诞生这个好兵的地方,极可能有一个绝佳的兵员群体。因此,在得知黄招强的事迹之后,人们的眼光很自然地投向了——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的双江镇。
这是一个客家古镇,是汉代南越王赵佗的故城,秉客家之传统,沐岭南之古风,仰山水之钟灵,
双江镇
的人们养成了不畏艰险、忠国忧民又不失灵活的性格特点,在1979年的自卫还击作战中,
双江镇
在1977年入伍121师一共有22名战士,其中执行穿插作战任务的有22人,有战斗英雄1人,荣立战功12人,烈士2人;黄招强是这个英雄团体中的一员,他的功绩,也是双江镇人的英雄气概在战场上的展现。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对越自卫还击战已过去33年,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已经回归故里,当年的英雄也已经沉默于烟火人间之中。在网上搜索双江镇的资料,只能看到一派青山绿水和遍地的繁华,当年与它有关的那场硝烟已经看不到任何痕迹,想来,在古镇上的中年人里,也难以分辨出谁是当年的英雄。
黄招强老英雄在已于2007年10月病逝于驻港部队副参谋长的岗位上,与我谈及他的这位老前辈也是一脸的沧桑,满身伤痛。当年的那场战争给他们人生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谈及
双江镇
的今天,老前辈一派欣慰。想来,英雄的舞台不仅在战场,战后的这些岁月里,黄招强和他的战友们将更多的青春投入了守卫和平、创造美好生活的任务上,他们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2-11-25 06:55 PM
英雄的舞台不仅在战场,战后的这些岁月里,黄招强和他的战友们将更多的青春投入了守卫和平、创造美好生活的任务上,他们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他是老兵们的榜样 值得学习!
作者:
同龄人
时间:
2015-3-19 08:32 PM
现在的小青年在电脑上吹的振天响 谁都不如他 真上战场 第一个尿裤子 当逃兵
作者:
下石岁月
时间:
2015-8-21 08:59 AM
真英雄!
现在的影视剧好人个个都是神勇无比,刀**不入,瞎拍乱砍,误导了多少人?!
作者:
南疆木棉
时间:
2015-8-22 05:17 PM
真英雄,敬礼!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