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军转干部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2-7-22 04:09 AM
标题: 军转干部必读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关键动力源,以电子信息网络为载体的高科技经济、高智力竞技,是区别于以前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到来是一场对固有的传统的知识和经济的挑战,是一场深层次的革命,冲撞着社会的角角落落,也无一例外地对军队转业干部产生巨大的影响。
影响之一,军队转业干部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已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的渴求。知识和经济的融合,对人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懂政治、通经济、晓法律、善管理的人才意识昌盛不衰,在这方面,我们的军队转业干部恰恰有所欠缺。军队转业干部的来源大都经过军事院校的培养,虽然说也有部分干部是经过地方院校输送来的,但因其长期从事部队工作,“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的紧张生活使他们没有时间去温习地方的知识,慢慢的就是他们的原有的知识在口号声中、在摸爬滚打当中消耗殆尽。
影响之二,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模式的单一性,已不适应知识经济的依法管理的要求。管理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活动,是集体活动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职能,它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随着时代的进步,劳动的共同性决定了社会化程度也就越高,因而管理也就越重要。难怪有人说,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发明不是原子弹和火箭,而是管理科学。十九世纪是工业化世纪,二十世纪则作为管理世纪而载入史册,二十一世纪管理科学理所当然地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且有欲燃愈烈之势,现在,许多大型企业纷纷以高薪面向世界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当然,军队管理也是一门科学,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其职能和性质而言,军队管理从大的方面讲无非就是两类:人和武器的管理,当下从事地方工作有三百六十行,这就给军队转业干部的今后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影响之三,军队转业干部处理问题方式的单一性,已不适应知识经济对于柔性方式的需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预测,今后的处理问题不再是我说你听、我说你做,而是对等协商的方式,故称为柔性方式。而部队的干部通常是在命令的氛围中度过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方式是他们容易养成简单的甚至是粗暴地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以很多同志回地方后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地方的生活。
以上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除部队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和地方的本质不同,但也有主观原因造成的,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部队部分领导对此重视不够,学习组织少。有的领导同志认为,军人特别是军队干部要注重从军习武,地方的知识宣传多了,部分干部经不住这种反差的“诱惑”而脱军装奔小康。所以对学习“两用知识”尤抱琵琶半遮面。
二是部分军队干部还没有看到军地相关知识的互通性,紧迫感不强。有的军队转业干部认为军官就应该以军为本,学习地方知识,对知识经济过早地涉猎会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有的认为一旦转业会进行相关培训,不会影响“二次就业”。所以,就放松了对知识经济的学习。
三是客观上造成了军队转业干部没有时间学习知识经济的有关内容。军队工作的性质就是扛枪打仗,一天到晚紧紧张张,二十四小时都要绷得紧紧的。再加上这几年军委特别强调了素质建军、科技强军。战略格局作出了重大调整,我军训练工作更是精中求进、强中见强。时间紧对军官来说已是大大不够用,哪有时间去“光顾”知识经济。
提高知识经济时代军队转业干部的素质,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铁打营盘流水的兵,绝大部分军队转业干部都会逐步转业回地方工作,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可以缩短军地干部的知识差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军地的相容性也越来越多,所以,军队干部也可以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知识带好新时期的军队。
一要多组织这方面的学习。部队领导要解放思想,让军队转业干部了解相关知识经济的内容。这样做不但不会使干部产生离心作用,相反还能够增长他们扎根军营的信心。要经常组织一些院校的专家教授讲企业知识经济的内容,讲解地方的人才需求的趋势。
二要多鼓励军队干部在职自学。要给他们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地点、资料和经费,参加地方的函授学习。条件许可的单位还可以和地方院校联系,适当组织军队干部到地方院校进修。
三要制定奖惩措施,保证学有所用。对学习知识经济方面比较突出的个人进行适当的奖励,特别是能运用所学知识带好兵的干部更应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鼓励
作者: 战豆    时间: 2012-7-26 04:35 PM
本帖最后由 战豆 于 2012-7-26 16:38 编辑

     说实话,军人转变到地方工作人员,只是一个穿军装与脱军装那么简单。但军人的气质怕是很难转换过来了。军人是说打就打、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作风到地方就会贯彻不下去,一件小事,只要领导点个头就可以做了的事,非要经过成立什么领导小组开会来落实,结果开会的人这个到那个不到,或者要求主要领导参加的,派个一般工作人员参加,结果落实过程中就变样了。所以,现在地方领导最常说的一句话说是“我去开会了”,开什么会,回来没有交待,别人摧落实了,才叫具体人员去做,而具体做事的人并不知道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要求,整得具体做事的一头雾水,或者事情给办偏了。
   在部队养成的作风基本叫做定型了,我转业20年来,还是不适应地方工作,这就是我的烦恼。有些事情,主要领导总是当甩手掌柜,或者半个月不在,办公室工作无法落实下去。在部队每件事都有主要领导带队,或者亲自安排好了才去做。地方上,就是天大的事领导爱管不管的,直至上面摧得紧了,才给你下任务,让你无所适从才算!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2-7-26 04:39 PM
战豆 发表于 2012-7-26 16:35
说实话,军人转变到地方工作人员,只是一个穿军装与脱军装那么简单。但军人的气质怕是很难转换过来了 ...

转业到地方的都有这样的困惑!有的很快适应了 有的一辈子也适应不了地方的工作作风。
作者: 战豆    时间: 2012-7-26 05:08 PM
地方是个球磨机,把部队有棱有角、有性格的人磨成圆滑性格罢了。我许多工作单位上的战友,没有发挥出部队战无不胜那种作用,说白了就是:回地方养老了。
作者: 兵心不改    时间: 2012-7-26 10:10 PM
军转干部到地方有的的确需要些时间才能适应,但有些东西就很难适应。
作者: ぅ人ぉァ可え    时间: 2012-10-23 08:29 PM
部队和地方就是有差别。还是部队的作风好。
作者: 猛光瑞    时间: 2014-9-1 11:29 AM
支持你加分












佛山升降台租赁 路灯车出租 登高车出租www.zcsbzl.com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