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西江千户苗寨有手鼓卖吗?西江“鼓动西江”手鼓店6月正..
[打印本页]
作者:
边防五师向中源
时间:
2012-11-21 12:01 PM
标题:
西江千户苗寨有手鼓卖吗?西江“鼓动西江”手鼓店6月正..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41 编辑
西江千户苗寨有这样的一句话就是:“不好看的姑娘可以找,不会纺线织布的姑娘找不得”。在苗寨人眼里,一个苗族女孩会纺织就意味这女孩勤劳聪慧,心灵手巧。就这样,色彩图案丰满绚丽的围巾,披肩就成了精美的工艺品,不拘泥的大胆用色和搭配,独具一种民族韵味,一颗颗有爱的心给这个小城增色不少呢。每次我都忍不住流连于这些披肩围巾间。拿在手里就是一件工艺品,这种民族的美一点不土气,反而是现在所谓时尚的世界所欠缺的那种回归自然的美。最朴素的就是最美的,换一种审美来审视这个世界。
在西江千户苗寨,有些店家摆放着一架简单的木质纺织机,面前坐着一为苗族少女(称为阿雅),你可以看看那些披肩围巾的制作过程,这也是种享受,也是苗寨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贵州的黔东南,少数民族纺织是每个苗族女性的象征,也是这个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手鼓店给大家带来音乐的享受,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演奏着节奏,而且还传递着信息,苗族人民这时给节奏赋予固定的信号,传达着他们想表达的具体事情,所以苗族人根本就不用走出屋去,就已经知道村里所发生的一切,因为手鼓的鼓声已经把当时的情况传达到每个人的脑海中。
非洲手鼓(Djembe)起源于十三世纪曼丁人建立的马利王朝。最早出现可以回溯到公元500年,最初是由铁匠们手工制造的,它的形状来源于捣碎杂粮的臼,沙漏形状的外型,两端开口,用山羊皮包住较大的开口端,用双手演奏。鼓动西江手鼓店从印尼直接进口优质手鼓,非洲手鼓在古代通过埃及尼罗河的贸易古道传播到中东和世界各地。
鼓动西江手鼓掌握着节奏,而节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生活在非洲西部的曼丁族人,天性乐观,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的歌唱,用他们那天才的音乐情感表达着快乐。在非洲原始、美丽大自然中,无论在白天、傍晚、夕阳西下或是繁星满天的夜晚,他们以歌唱感谢虽然贫穷但觉得幸福的一切。在所有跟劳动有关的事物上他们在热烈的歌唱,在男女相恋,招待客人时更要美妙的歌唱。很久以前每当他们唱的高兴的时候,他们就以双手击打着拍子,或击打着身边能击打的所有东西,打出欢快的节奏,跳出开心的舞蹈,就这样非洲手鼓(Djembe)诞生了。从此非洲手鼓再没有和曼丁人的文化、宗教、歌唱、舞蹈分开过,在苗寨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手鼓如虎添翼,增加了无穷乐趣。
西江苗寨手鼓店开业,生意非常火爆,四面八方的游客都喜欢这种视听的享受,店主免费提供视频教程,手把手教会您**鼓,保证学会和学好,非洲手鼓是一个宗教神性的鼓,在很多的宗教活动中都有它的身影,并可以用于出战时的战鼓,以及其他的社会活动中。
传统的非洲手鼓(Djembe)以山羊皮做鼓面,以实木做鼓身,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