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咱当兵的人就是一棵树(连载)   文 / 老兵格里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兵格里    时间: 2012-11-14 07:43 PM
标题: 咱当兵的人就是一棵树(连载)   文 / 老兵格里
咱当兵的人就是一棵树(连载)   文 /老兵 格里
[/td][tr][/tr]
  咱当兵的人就是一棵树,枝干擎起蔚蓝的天空,风吹树叶沙沙响,那分明就是一串串绿色的音符。绿色,延续着我的生命,给了我智慧、力量和勇往直前的锐气。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永远不后悔!
  ——题记
  (一)
  生活的丰饶,蕴藏在我已经忘淡的记忆之中。然而,追忆奉献在我面前的,不仅是我所选择和喜欢的东西,而是记忆本身它所固有的,有着永久纪念意义的东西。绿色本身,就是我最值得记忆,并永久怀念的。
  我的童年是在济南度过的。当时,住在市南郊英雄山下的军区大院里。记得是我上二、三年级时,那天下雨,我放了学就在家的单元门口用伞玩水,正好单元里的袁阿姨下班回来,她穿了一身漂亮的连衣裙,我甩的脏水恰巧溅到他的裙子上,平时和蔼的袁阿姨顿时火冒三丈,杏眼圆睁。这情景,又正好让下班回来的父亲撞见,他一脸怒气,走上来二话没说,使尽浑身力气,一巴掌就重重地掴在了我的后脑勺上。我头“嗡”地一下就晕忽忽了,眼泪立马从眼睛里涌了出来。邻居一个玩伴看到这一情景。过后他对我说,当时他也惊了,真怕把我给打傻了。到现在,那一巴掌我也记忆犹新。经常想,我现在这么笨,也许和那一巴掌不无关系吧。所以,我心里一直恨我父亲。我记得,那次他打我手很重,平时脑袋挨巴掌,更是家常便饭。
  家家垂柳、处处涌泉的泉城济南,早已深深地扎根于我的记忆之中。时常,带着一种对美好童年的追忆,化解那莫名的几分惆怅,拾起童年时的甜蜜心情,在梦幻般的意境里,唤回那一幕幕童年的欢乐与幸福花絮。
  我的童年,是在泉城济南南郊英雄山下的军区大院度过的。在生命的旅途中,英雄山那青松苍翠的清晨,那满山满目夕照的黄昏,那松柏丛中依稀可见的山路,枝头叶隙娇鸣婉转的山雀,总是闪现在眼前。英雄山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无数无名的烈士墓地,肃穆庄严,每每前往,令人肃然起敬!
  时常,和院里的童年伙伴去英雄山上捉迷藏、做游戏,童年的欢乐时光,给了我不尽的怀念和眷恋。英雄山上的灿烂阳光,会是驱散心中重重的阴霾,英雄山上那清爽的山风,总会让我忘掉心中的不快与忧伤……
  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和解放战争的老军人。当时他在军区的报社任总编辑。每天下班,手里总是拿着一大卷未校对完的报纸大样。而且步履匆匆,一进家先进卫生间。我和弟弟上幼儿园,父亲平时根本顾不上照顾我们哥俩,全由在军区印刷厂工作的母亲照料我们。
  幼儿园的漂亮女阿姨小萍,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总是带着我们到附近的英雄山上去玩。早春,莺飞草长,天空晴朗,我们手拉手穿行在英雄山里茂密的松柏林中,在青青的草地上围坐成一圈儿,兴高采烈地做传递玩具的游戏,大家唱起儿歌,当歌曲唱完,玩具落在谁的手里,他或她就要起来表演节目,或唱歌,或跳个舞,总之,小伙伴们玩得都很尽兴,欢声笑语,在空旷静寂的山谷上空回荡。
  玩累了,小萍老师就让我们在附近的松林里玩捉迷藏。和熙的阳光,在松枝的缝隙里跳跃,“唧唧喳喳”的鸟鸣,像优美动听的音乐,婉转悦耳,在我们的耳畔回响。我悄悄躲在一棵大松树的后面,眼看着媛媛在前面走来走去,可就是找不找我,捂住嘴就怕笑出了声。“真苯!”心里默默地想。当时,一种心花怒放的欢乐,就在山林的四周洋溢弥漫。
  刚上小学时,清明节时分,老师带我们去英雄山扫墓,我们排着长队,我在前面和媛媛抬着我们亲手编制的花圈,恭恭敬敬地献在了黄祖炎烈士的墓前。黄祖炎曾是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被阶级异己分子枪杀。后来,他夫人和我们家住隔壁,他的儿子和曾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后任军委总参谋长的杨得志的女儿结了婚。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献上我们的哀思与敬意。清明寄深情,春风慰英灵。我们将一颗幼小透明的心,捧给这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回来后,老师布置作业,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地写了扫墓的感想,立志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誓将他们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夏天的济南,是到“三面荷花一面柳”的大明湖看荷花的最好季节。记得在幼儿园大班时,一个休息日,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大明湖看荷花。岸边垂柳摇曳,湖里荷花盛开,绿叶衬托着粉色娇艳的花瓣和淡黄色的花蕊,天然去雕饰,恍如进入了奇妙的童话世界。随爸爸、妈妈在岸边走着,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我们赶紧躲进一家小饭馆避雨。雨水,落在了碧绿的荷叶上,滚成了一颗颗晶莹的小水珠,雨不停地下着,小水珠一眨眼儿,又悄然滚落到了湖面上,荡起了一片片涟漪,水波细纹慢慢向四周散去。
  在经历了人世情感的沧海桑田之后,我才知道生活是严酷的。多么应该感谢英雄山峰的英灵和豪气,给了我生命不息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直在鼓励着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将金色的童年留在了英雄山上的巍巍峻岭中,掩映在了青松翠柏里。
  面对时代机遇与命运,我早已不再彷徨和浮躁。英雄山革命烈士的英雄气概,豪迈回肠,浩气长存,那苍松翠柏的青绿,就像生命天空中绚丽的霞光,染就了我生命画面的底色。我现在,仍然是英雄山上松柏中穿行并寻觅的孩童,寻寻觅觅,追求真理、实现自我的信念,矢志不移,永不松动。当生命的旅途中,即使遇到荆棘和险滩,也要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于开顶风船,敢于攻破难关。因为我始终相信,只要一生中不懈地追求,认真寻觅自身的人生价值,就总会在青山险峰中,达到和获取无限的风光与理想境界。
  哦,岁月蹉跎,光阴似箭,越过了无数的高山,趟过了湍急的河流,那么,让我们再唱起一支童年的歌谣,让歌声化解心头的不快和忧愁,唱出童年时英雄山峰的雄伟、纯净与挚着,挺起胸,放眼量,大踏步地继续往前走,永不回头。
  (二)
  绿色,是原始生命的颜色,它象征着鲜活、朝气蓬勃和无限希冀。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国防绿,因为,我曾穿了二十年的草绿色军装,已经,将人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绿色的军营。那里,有郁郁葱葱、巍峨高耸的大山,那里,有熟悉温馨、绿色掩映的军营,那里,有我平生难忘、绿色永久的记忆。
  还记得,当兵那一天,刚好差一天就是我十五周岁的生日,我却整装待发,离开生我养我的父母,踏进了仰慕已久的绿色军营,穿上了父辈也曾穿过的草绿色军装。一身戎装,我对着明亮的大镜子,端端正正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俨然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士兵了。
  火热的军营里,全是十四五岁的男女小兵,每天打打闹闹,沸沸扬扬。当然,要自己穿衣戴帽,自己管理自己,就像一个寄宿的大学校。好在,我们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我们这些小兵,有的学英语、有的学日语、有的学机务,还有的学报务。大家小小的年纪,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却也要拿枪玩炮,每天站岗放哨,因为我们是军人。
  绿色军营,就像一块神奇的土壤,这地方,自古就生长着坚强。男军人,一个个练就了钢筋铁骨,踌躇满志、壮志飞扬;女兵们,从军后也变得慷慨激扬,飒爽英姿、性情豪放。
  在军营里,我们要训练稍息、立正、向右看齐!要学会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变换队形,齐步走,正步走,也是我们的必修课。记得第一次打靶,枪响后震耳欲聋,吓得小女兵尖叫着只捂耳朵。有个女兵投手榴弹时,因过于紧张,竟将手榴弹才扔出几米远,幸亏身旁的指导员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飞起一脚,并回身按住女兵卧倒,手榴弹在不远处“轰隆”一声爆炸,才避免了一次严重的事故。
  平时,我们还学会了在营区内种瓜种菜。有一次,我挑着粪桶浇菜,扁担在肩,眼睛盯着前面的粪桶,心里还惦记着后面的粪桶,生怕粪水溅到身上,结果还是一不小心儿,被前面的石头绊了一跤,溅了一身粪水,惹得身旁的女兵哈哈大笑,弄得我无地自容。

    (连载一)

作者: 战豆    时间: 2012-11-14 08:00 PM
在部队,我当了多年的教员,在我组织的实弹射击、实弹投掷中,从来没有过士兵惧怕或手抖的事,更没有任何事故隐患,连个为救战友立功的机会都没有,哈哈!!
作者: 老兵格里    时间: 2012-11-14 08:06 PM
我当过一段时间的外语教员。打枪的机会不多,只打过手枪和步枪,扔过几颗手榴弹。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2-11-14 08:17 PM
青葱岁月留下多少人生不可磨灭的记忆!期待下文!
作者: fyxtyb    时间: 2012-11-14 08:30 PM





作者: fyxtyb    时间: 2012-11-14 09:21 PM
你的钱最多 当然您请了。。。。不过 也可以变通以下。。。。
作者: fyxtyb    时间: 2012-11-14 09:25 PM
老哥 你乃刘备也 你要是不请 俺早归于野了。。俺的强项 先跟您说的 对吧 大哥 您请了一会 俺就出山了
作者: 一凳春人    时间: 2012-11-14 10:26 PM
军营里的故事好亲切
作者: 老兵格里    时间: 2012-11-17 10:32 PM
       平时,我们除了要学好文化、外语和维修技术外,还要经常半夜三更,被急促的“紧急集合”号声叫醒,大家摸黑穿衣打背包,头顶着惨淡的月光,来上个十公里急行军,只搞得疲惫不堪,落荒而归。有次紧急集合,我睡得蒙蒙懂懂,慌乱中胡乱穿上衣服,打好背包,就只顾一个劲儿地往外面的操场跑,因为紧急集合有时间限制,越快越好。惨得是,我闷着头往前疾跑,明亮的月光将白粉的墙壁照得雪亮,我以为是空间,便一头撞了上去,一瞬间我头脑发昏,鼻子巨疼,“啊——”地惨叫一声,仍不顾疼痛第一个跑到了操场。出了营房,在荒山野岭转了一个多小时回到营区,我受到了区队长的口头表扬,表扬我轻伤不下火线,而且动作迅速。可我当时的鼻子已经肿了起来,疼得我呲牙咧嘴。
  后来因战备需要,部队进行大搬迁,我们步行一百多公里兼十公里急行军,要从济南步行到泰安。一路上,我们在一望无尽的柏油路上行进,大多数人脚上磨起了血泡,许多人一瘸一拐地咬牙跟在大队人马后面走,有些女兵实在走不动的,就被收容队收留上了汽车。就这样整整走了一天,我们终于来到泰安一个叫“勤村”的深山里,并从此在那里安营扎寨,担负起常年的战备值班任务。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山里人”。山里交通比较闭塞,生活有点苦躁无味,但是空气新鲜,最大的好处,就是漫山遍野有各种各样的果树。不同收获的季节,有一簇簇令人垂涎欲滴的红樱桃,有一个个红艳个大的大山楂,有挂满树枝的黄澄澄的大柿子,有挂在树上时绿油油的核桃儿,还有在树上一个个像小绿刺猬的栗子。那丰盛的果实,真是令人看着就眼馋,而且当时的价格非常便宜。
  早春,我们男女小兵们结伴去踏青,群山中的最高峰——麦黄山就是我们的目标。大家一路高歌,爬山攀岭,一边采摘着松树上的松球,一边用海鸥牌相机拍照。草绿色的军装,天真的笑脸,和山上葱绿的翠松相映成趣,与灿烂的阳光溶为了一体。男女小兵们,穿山越岭,互相搀扶着,跳过清清的小溪,手拉着手,唱起儿时的歌谣。歌声阵阵,笑声朗朗,童年的欢乐,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大家高兴地跑呀、跳呀,尽情地说着笑着,没用两个小时,就爬上了四百多米高的麦黄山顶。俯首远望,四周的群山尽收眼底,山岚相连,树绿花艳,远处朦胧的小山村冒着袅袅的炊烟,一派北国山村天然的水墨淡雅画卷。
  大家在平坦的草地上席地而坐,男兵亮亮打开了红旗牌小收音机,悠扬的乐曲在山涧回荡。此时,金嗓子女兵平平亮开了歌喉——“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在幽静的山谷里回响。单纯可爱的小兵们,完全沉浸在欢乐和幸福的气氛之中了。
  军营,就驻扎在泰山脚下的大山沟里。初夏的清晨,当清脆的起床号声在耳畔响起,雄鸡一唱天下白,我们便麻利地爬起来出早操。迎着朝霞,沐浴清风,“一、二、三、四”的喊声震天响。大山里,“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朝阳给晨雾中的山坳披一身彩霞,寂静的山林也苏醒了。
  团支部,早就准备“五一节”安排一次登泰山活动。我们就住在泰山山麓,早就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跃跃欲动,恨不能马上登上岱顶,眺望层层山峦,座座山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五一节那天,天上飘起蒙蒙的细雨,烟雨缥缈,更增添了我们登泰山的雅兴。我们十多名男女小兵整装出发,徒步很快就来到了岱宗坊。我们一个个磨拳擦掌,立马争先恐后地攀登起来。女兵微微,当兵前就和我住一个军区大院,她拿着照相机,始终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我俩边爬山边拍照,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爬过了一天门、斗母宫,一路山环水绕,溪潭叠出。而后,又到达经石峪,路上环境幽清,树木葱郁,我俩还看到了古老的唐槐。穿过了中天门,雨后初晴,青山峻岭浸润在潮湿的清新之中,令人赏心悦目,清心自在。在登十八盘时,才感到有些累了,爬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过了十八盘,山上的景色就更美了。泰山不愧五岳独尊的名山,山上古松林立,造型奇特。在向南天门的攀登中,我俩看到了著名的秦五大夫松、望人松,一片郁郁葱葱,历尽沧桑。一路上,山风习习,鸟儿鸣翠,山泉淙淙,飞流如练。有诗云:“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诗里描述的就是这里。活泼可爱的微微,欢快地嘴里哼着歌,一蹦一跳地跑在前面。她那十分合体的绿色军装,与四周的青松溶为一体,相得益彰。在南天门,我俩稍事休憩,香香地吃着带去的面包和火腿肠。微微一边吃,一边问我:“你说,登山,是不是一种享受?”“当然是啦。”我肯定地回答:“古时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我们登山,就要登上顶峰,当你跨过千辛万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你能说,不是一种最大的享受吗?!”微微频频点头称是。
  在奋力攀登岱顶的途中,我不时拉住微微的小手,助她一臂之力。我让她掩映在翠柏中拍照,灿烂的笑脸,红帽徽、红领章,映出了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微微显得更加妖娆,愈加秀美了。我俩手挽着握手,并肩进行登攀,抬头仰望,雨霁方晴,霞光万道,“惟天在上”的岱顶,漂移于渺茫的朦胧云海之中。沿登临道路拾级而上,途中,发现路旁有一块无字碑,碑侧石上写有:“莽温天风万里吹,玉函金检至今疑。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沿途,历代的文人墨客,多有石刻留有墨迹、碑记。漫山遍野,都能看到摩崖石碣,庙宇观堂。看来,称呼始于春秋的泰山,作为我国自然和文化独特结合的华夏文明的缩影和象征,不愧是“世界自然遗产”的世界级旅游景点。
  登临岱顶,站在海拔1545米的玉皇顶峰向西方眺望,透过轻薄如纱的云雾,依稀可见浩淼的母亲河黄河,像一条金色的飘带,蜿蜒穿梭在祖国的大地上。周围,烟雾缭绕,云蒸雾罩;足下,云烟飞旋,尘寰浩渺。正如唐朝诗人李白所言:“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远远望去,苍松翠柏如云似雾,笼罩着奇峰幽谷;隐约中,似乎可以看见,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和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镶珠嵌玉般地遍布登山沿途和峰峦山脚,若隐若现,斑斑点点。
  巍峨山峰上,我和微微握紧了双手,深情地眺望着远处落日的橘红色霞光,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冀。此时此刻,请战友,为我俩拍下了一张以巍巍泰山作背景的合影照片,留下了一身戎装的永久纪念。
  (三)
  我六十年代末十五岁在济南入伍,当兵三、四年,正赶上那年的工农兵上大学,因表现不错便被部队选拔上,经过摸底考试终于如愿走进了大连外语学院。
  青春的记忆是多么美好,让人魂牵梦绕。曾是幼稚的脸庞,背上沉甸甸的行囊,装满一个年轻人的向往,挥挥手,告别少年的梦乡,走进绿色的军营。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光,我们一群十四五岁的小兵,有的学外语,有的学机务,还有的学报务。平时在家里娇生惯养,到部队后也要操**弄炮,站岗放哨。时不时,在月明星稀的下半夜,来上一个紧急集合,背上背包,踏着有些惨淡的月光,急匆匆十公里的急行军,颇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气。
  几年后,我被部队选拔为工农兵学员,走进了大学的学堂。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已是饱经沧桑,变成了成熟的模样。回忆那美好幸福的瞬间,走在这漫漫的人生路,会让生命更加坚强。那是我在大连外院上三年级,恰逢中日青年友好联谊活动如火如荼。那一天,当旭日从蔚蓝的大海上生起,彩霞的天边,一艘满载着几百名日本男女青年的“友好之船”,披着灿烂的霞光驶进大连港。当时,我和班主任李疆老师负责接待一辆大轿车。船缓缓靠了岸,迎接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震天的锣鼓与欢呼声响彻码头上空。为了给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李疆老师借故没到场。也许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接下来,我就有生以来第一次,给日本青年当起了导游。

       (连载2)

作者: 白衣女兵    时间: 2012-11-22 08:16 PM
好熟悉的军队大院,好熟悉的军中童年,写得真好!
作者: 老兵格里    时间: 2012-11-26 12:49 PM
       在我的引领下,这辆车上的日本青年就紧跟着我打的小旗。在展览馆参观工农兵学员占领上层建筑的图片时,上面的解说词在课本上根本就没有学过,我脸憋得通红,还是黔驴技穷。硬着头皮结结巴巴翻译一通,结果弄得日本人只晃脑袋,听不懂。当时,我尴尬地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直到现在,有时想想我还觉得汗颜。正当我没辙的紧急关头,一个披着一头秀发的漂亮日本姑娘帮我解了围。她用温柔并善解人意的眼神望了我一眼,便看着中文的解说词,用她的母语日语很流畅地解说起来。她的加入使我如释重负,参观的日本青年也都舒展开愁容,喜上眉梢。
  在后面的游览中,她主动地配合,使我的翻译再没有陷入窘境。这位多情善意的日本姑娘助阵,我将学到的本事都一一施展出来,赢得了日本青年信赖的目光。在车上,两人很快就聊熟了。她叫多田美惠子,当年21岁,在东京的一所大学专攻中文。她是瓜子脸,长得小巧玲珑,一笑脸上一对迷人的小酒窝,秀美的披肩发像瀑布般飘洒在背后。那年我刚好22岁,也算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吧。美惠子显得非常开朗,和我又说又笑,主动与我拍照留念。两人谈得非常开心,好像挺投缘。几天下来,在“友好之船”返回日本的那天,两人还真有些恋恋不舍了呢。
  道别时,美惠子的眼里湿润,她含情脉脉地送给我一块**的小手帕。我看过日本的电影《幸福的黄手帕》,那是日本姑娘对小伙子动了真心,才会将象征爱情的黄手帕送给心上人的。我当时十分激动,心里“咚、咚”直跳,脸上又不敢表露出来。我压抑住年轻人的春心萌动,欣然接受。作为回赠,我送给她一枚当时很时兴的铝制毛主席像章。她看样子非常喜欢,很仔细地别在胸前。我衷心希望,美惠子的旅途一路顺风,一路阳光。
  在轮船甲板的船舷旁,美惠子眼含热泪,不断挥动着红色的纱巾向我告别。她的秀发像飞瀑般在微风下飘动,甜甜的笑颜使她更显得妩媚无限、楚楚动人。轮船鸣笛开动了,我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美惠子的俊美身影,一直到轮船远逝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一点也看不见了。啊,美惠子走了,一瞬间,我顿时感到心里空荡荡的,仿佛她带走了我的魂灵,拿去了我的欢乐。我想,让**和眼中的热望化作潺潺流淌的小溪,把心中的青春真情与爱恋默默珍藏。
  尔后的一段日子里,我连上课有时也会走神,课余总有些孤寂,有些忧伤。我多么想,牵住青春梦的希望,留住年轻爱的曙光,让美丽的美惠子和我一起沐浴雨露、阳光,共同茁壮成长。至今,她那甜甜的青春笑颜,仍常常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历历在目。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原部队工作一段时间,不久,就转业来到美丽的青岛,和日本人做起了服装生意。
  每次去日本推销考察,我都梦想着能偶然碰到美惠子。多少次,梦中回首她的一举一动,一瞥一笑,都留在我的脑海,都美在我的心田。只可惜,当初没有留下她的联系电话。喔,幸福的黄手帕,你凝聚着中日青年的情谊,连系着年轻人跳跃萌动的心。岁月蹉跎,韶华飞逝。如今,我不再感叹似箭的时光,也不再后悔张徨,就算让青春撞了一次腰,给不悔的人生多一些风流与潇洒,给无怨的生活多一些青春的辉煌。
  呵,幸福的黄手帕,愿你插上青春的翅膀,在荡漾的春风里迎风招展;呵,青春的五彩旗,愿你留在美好的记忆里,在今后的岁月里,永远飞扬!
  大学四年毕业后,刚回到原部队工作没两年,就接到一纸调令,命我到济南军区所属的一个训练队当日语教员。军令如山倒,我立马打起背包,一路风尘地赶到了这个业务培训基地。
  这个训练队位于李村现在陆军一四一医院的后面,倚山而建,营区整洁有致,教室也宽敞明亮。清晨,早起在清新的院内晨读,柳绿鸟鸣,满目青山,我仿佛又回到了幸福的学生时代。当时训练队分三个专业,有外语、机务和报务,学员都是从野战部队挑选来的优秀战士。我们日语专业有20多个学员,因为我毕业不久还太年轻,主教的是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校的高才生霍风楼教员,他当时30多岁,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是我刚当兵时在济南无影山训练队学日语的教员。
  刚从各个野战军选拔来的年轻战士充满了朝气,早晨就餐前高唱铿锵有力的歌曲,晚饭后一个个龙腾虎跃地活跃在篮球场上,我也和战士们一起抢球、运球、投篮,教员和学员们完全融为一体了。霍教员个子不高,戴着一副很精致的高度近视眼睛,一打眼就知道是一位学识不浅的白面书生。课堂上,他手捧着课本,讲起课来一板一眼,流利的日语脱口而出,黑板上的板书龙飞凤舞,令人赏心悦目。开始时,日语发音的五十音图是我教的,虽然说起来发音挺简单,但是为今后学好日语打好基础的重要一环,我不敢掉以轻心,以免误人子弟。我每晚对着录音机反复敲打练习,力争腔正音准,结果教学的效果还挺好。
  上正课了,我也坐在教室的后面旁听。身着军装的霍教员一脸严肃地走上讲台,“老师好!”学员们齐刷刷地站起来喊道。“同学们好!”霍教员声音洪亮。尔后,他先清了清嗓子,简要向学员们讲了学好日语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希望学员与教员要教学相长,互相取长补短,官兵打成一片,尽快得掌握好日语这门工具。霍教员的开场白立刻嬴来了学员们的热烈掌声。在以后的教学中,霍教员说到做到,身体力行,润物细无声,情倾桃李中。他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对学员们的提问有问必答,诲人不倦。一次一个学员患病住院拉了课,霍教员就每天晚上牺牲休息时间,一点一滴地为他认真补课,直到这个学员在霍教员的辅导下,很快迎头赶了上去。
  为辅助霍教员上好主课,我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课后的听说练习。我用大连外语学院的《新日语》作版本,又和机务教员关化勇从李村骑自行车到青岛,路上,一辆车你带我一段,我驮你一程,在青岛买回了当时还很时髦的日本产录音机,我将新日语的内容录进去放给学员们听。课堂上,我始终坚持用日语与学员们对话,着重练好他们的听力与口语,消化主课里的课本内容。实践证明,我和霍教员一唱一和,又是红脸又是白脸,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较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的教学任务。学员们都合格地毕业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后来,有的学员还成了部队的技术尖子,有的在业务工作中立功受奖,还有的学员从部队转业后,利用所学的外语专业,很快出国留学或从事国际贸易,在国外展示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现在已退休的霍风楼教员在北京居住,我每年教师节给他打去长途电话,问候他的身体健康状况,遥祝也是我的老教员的霍老师教师节愉快,并愿他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心态。霍教员现在一直还担当着翻译工作,每天笔耕不止,学问不辍。我高兴地将学员们和我联系的好消息一一告诉他,我在电话这头大声地说:“霍教员也是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啊!”我从话筒里,分明听到了来自遥远首都北京的霍教员那爽朗清脆的一阵阵笑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还在泰安泰山山麓的大山沟当兵的时候,我们的部队就驻扎在几乎渺无人烟的大山涧里,回到城里同学朋友就将我们一帮人称作“大山人”。当时,部队里有一个青岛兵,他每年探亲从青岛回去,都要带一箱十分紧俏的青岛啤酒。我也就是从那时侯起,知道了青岛啤酒,喜欢上喝青岛啤酒,并与青岛啤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喝青岛啤酒的感觉是:甘醇芬芳、苦中有甜、甜中寓香,很有杀头。这是喝别的啤酒所品尝不到的滋味。我们一年到头呆在山峦相连、人烟稀少的大山里,常年担负着战备值班任务。休息日,我就和那个青岛兵,带上平时舍不得喝、特意留下来的青岛啤酒,登上高高的陡峭山峰,在气喘吁吁之时,一边兴奋地打开青岛啤酒大口喝着,一边眺望着绿色掩翠、风景秀丽的层层山峦,情绪高昂,心潮澎湃。哦,大山人喝啤酒,自有大山人的气魄与豪爽;大山人喝啤酒,自有大山人的骄傲与兴致。
       (连载三)
作者: 老兵格里    时间: 2012-12-11 09:29 PM
有一次,部队执行上级机关下达的一项重要的战备任务。正好那天,我和这个青岛兵值班,两人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紧盯着雷达的荧光屏,敏捷地捕捉到目标,截获了敌方一份极端重要的军事情报,并及时上报到领导机关,受到了上级的通报嘉奖。当晚,部队首长破例拿出了招待上级领导的青岛啤酒,官兵庆功同饮,这成了当时对有功的大山人的最高奖赏。
  后来,我解甲来到青岛,进了外贸整天要与客商打交道,经商应酬还是离不开青岛啤酒。昔人的战友碰到一起,我们还都称自己是“大山人”,少不了摆开酒席,放开肚子,大喝特喝青岛啤酒,酒酣之际,必然会大谈特谈“山里人”的大山生活,津津乐道,从不厌烦。平时,客商也喜欢喝点啤酒。工作之余,我在青岛也时常与他们喝几杯。有时,请他们就餐,他们也是要点青岛啤酒,喝惯了,什么啤酒也不好喝了呢。其实,咱青岛的青岛啤酒确实好喝。每次有新客户来青岛,我都特意劝他们品尝品尝青岛啤酒,喝得他们只竖大拇指头,信服口服地称青岛啤酒就是好喝,味道非常正宗。
  再以后,有些老客商来青岛下单,便主动要求喝青岛啤酒。许多客商闲来都能喝几杯,就是因为这青岛啤酒,也让我和一些客商结下了“情谊”,增加了信任感,这样做起生意来就得心应手,顺理成章了。有时候我和客商边喝酒边聊天,我就给他们讲,我在大山里初喝青岛啤酒的故事。青岛啤酒,自然而然成了我与客商之间一座无形的友谊桥梁和感情纽带。
  哦,大山人,青岛人。如今,我虽然早已落户青岛,但当年在大山里喝青岛啤酒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永远也不会忘怀。那个青岛兵,也比我稍后转业回到了家乡青岛。每年啤酒节,我们都如约相会在啤酒城,开怀畅饮青岛啤酒,真可谓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韵悠悠大山情。两人喝到兴头上,频频干杯,总是自以为豪地互称大山人,情意绵绵,战友情深;酒意浓浓,青啤情缘。看来,这辈子我是要和青岛啤酒膘上了,青岛啤酒,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东西了。
  哦,难舍难离的青岛啤酒,愿你那浓郁醇厚的酒香,香飘万里;为今天的繁荣盛世酿制芬芳,酿造出更加甜蜜美满的幸福生活。
  (四)
  自打从小穿上绿军装,成为我军钢铁长城一员的那天起,我心里就蕴藏着一个魂牵梦绕的绿色夙愿: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世界最著名的雄伟建筑——绿色的万里长城。
  早就听说,美国宇航员从宇宙飞船上,所能看到地球上的景物,就有镶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中国万里长城。它蜿蜒连绵伸向远方,如同长江、黄河、珠穆朗玛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永恒。可惜,我在当兵期间,攀登长城的愿望一直没有机会实现。直到我脱下了绿军装,摇身一变成了“商人”的时候,一次去日本参加国际博览会在北京转机,终于如愿以偿,偷闲圆了我几十年的“梦”,总算梦想成真。因为,巍峨的绿色万里长城在我的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勇敢、坚韧、智慧、精神的象征。
  秋天的八达岭万里长城景区枫叶如火,大自然的季节变化,将簇拥万里长城的绿色点燃成了火红,漫山遍野,群山红遍。当我和朋友置身于梦寐以求的长城,真真切切用手抚摸着城砖时,从心底油然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这是人类一项多么伟大的建筑工程啊!它的修建经历了秦、汉、明等数个朝代两千多年,横亘于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戈壁沙滩中,已演绎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我们拾级而上,很快就登上了山巅,极目眺望那蜿蜒群山上的城墙敌楼,令人不禁惊叹古人以怎样的毅力和忍耐、怎样的艰辛和智慧才将它完成。哦,风霜雨雪,战火纷飞,它仍奇迹般地屹立在世人的面前。在我的眼中,它已分明不仅仅是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了,而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巨著,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不灭的灵魂。
  我们走在青砖铺地的长城上,犹如在穿越时间的隧道,跨越亘古的历史,任思绪像奔驰的野马一样驰骋。此时此刻,我仿佛聆听到清人沈用济在《登八达岭》中的吟诵:“策马出居庸,盘旋上碧峰。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啊,我心目中的“万里长城”不就是这样的吗?或峡谷、或险山,城墙纵横交错,山脉跌宕起伏,绵延的长城宛如苍龙,构成了“层层设防,寸土设障,步步为营”的纵深防御体系。一眼望去,高山峻岭,深沟险壑,长城城关相连,墩堡相望;秋色为层峦叠嶂的巍峨群山披上了一片火红的锦绣,使雄壮秀丽的长城更加显得妩媚、妖娆、秀美;古老长城环卧在奇峰峻岭之巅,虽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仍以其原始的古老风貌,向世人展示着它不凡的壮美和迷人的丰姿。
  啊,曾几何时,在汉、唐极盛时期,由于连绵的战争和开疆拓土的壮志雄心,长城伴随着血腥应运而生。千年往事弹指一挥间,到了清朝,统治者不相信长城,长城便成了人们眼中纯粹的审美和怀古的事物。今朝,我毕竟登临了仰望已久心目中的万里长城,那些对家园的热爱和正义的愤慨仍在激励着我,站在高山之巅,听古老的长城向我们述说着往昔,向人们提醒着历史的沉重。
  我信步走在烽火台上,一抹血色的夕阳映照在身上,仿佛映照着延续在我身上绿色的浪漫人生……
  绿色,是我最美的梦!睡梦中耳边常响起了“绿叶对根的情谊”的优美旋律,……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如今,我早已脱下草绿色的军装,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成为外贸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但当兵的历史,已经注入到我的生命当中。绿色的记忆,将永远在我的脑海里存留;绿色的梦,将永远在我今后的生命中定格。美丽的国防绿,永远是我的最爱!
  (五)
  军人到商人,虽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毕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转变过程。我从一身绿色军装,摇身一变,换上了西服革履的西装,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其实,真正不适应的,还是从军人到商人的本质上的转变。因为商场如战场,它是一个不流血的残酷的竞技场。这里,同样也充满了血腥与疾风骤雨,无处不见狡诈与刀光剑影。
  岁月流逝,人生几何?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过了几个本命年。追溯往昔,我当了20余年城里人、20年山里人。城里人、山里人,喜怒哀乐,尽在其中。从出生到15岁参军,几乎一直在济南度过,先经历了3年多“文革”在家游玩,后在泰安山沟里当了20年兵,剩下的几年自然是在青岛了。
  因当兵在一个叫勤村的大山沟里,每次和一起参军的战友探亲回到济南的部队大院里,小时的伙伴们就称我们“山里人”。后来,我们回到部队也就以山里人自居。嘿,20年兵,解甲归田,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青岛,又成了“城里人”。从山里来的大兵,原来每天战备值班,监守岗位,过着军人的生活,转眼变成了一个“商人”,的确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开始,和日本商人打交道,直来直去,结果频频碰壁。经过老业务员言传身教,渐渐地对日本人的狡佶、耐性、婉转等经商手法,已基本能驾驭了。刚从事外贸工作时,就认识了一个叫盐川昭的日本商人,他那时已56岁了,但精力充沛,目光炯炯,谈起判来滴水不漏,分厘必争。我便采取了欲擒故纵的办法,先计算好保本价格,很痛快地拍板成交。他也很高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我呢,既没有赔本,也拉到了客户,得到了他的认可,头次相交应说是比较成功的。合同执行过程中,我勤联系,勤下厂,抓品质,保交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定单,赢得了他的信任。
  以后,盐川先生每年都和我做生意。由于大家已互相信赖,质量有保证,我稍调高一点价格,他也不在意。真正应了那句话,要做生意先做朋友。至今,我认识他已经12年了,他已68岁了,身体仍很健康,今年初又在即墨独资开了一家印花厂,信心十足,准备大干一场。他是我的老客户,生意自然一直未断。他经商40多年,可谓经验丰富,老奸巨滑,但秉性耿直,待人宽厚有礼。我从他身上学着“精打细算、以诚经商”,能碰上这样一个好老头做生意,也算难得吧。

(连载四)
作者: 南宁舰    时间: 2013-1-7 09:18 AM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