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转)抗战老兵回家大半时间住院 称很想回云南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玩童
时间:
2012-10-29 12:10 PM
标题:
(转)抗战老兵回家大半时间住院 称很想回云南
抗战老兵回家大半时间住院 称很想回云南
2012年10月29日10:19佛山日报[
微博
]
我要评论(
7
)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10月26日,老兵邱联远从龙江医院出院后住进了龙江敬老院,在家属为他安置生活用品的时候,邱老看了看窗外。
转播到腾讯微博
邱联远的族人为他试御寒的衣服是否合身。
转播到腾讯微博
昨日,当记者和老兵邱联远道别时,邱老向记者敬礼道别。
水土不服、环境不适、心灵寂寥,在短暂的欣喜之后,邱联远感觉“浑身不舒服”,他想念居住半个世纪的云南——
抗战老兵“回家”之后
文/佛山日报记者 刘海波
图/佛山日报见习记者 陈梦醒
74年前,21岁的邱联远离开顺德,加入中国远征军;1970年,他短暂省亲后孤身回到云南德宏州盈江县昔马乡黄伞坡。今年5月26日,95岁高龄的他踏上爱心归途,回到家乡龙江南坑村。
阔别42年荣归故里,当地政府和族人关爱有加,然而,在短暂的欣喜之后,邱联远感觉“浑身不舒服”,大半时间住在医院。昨日,在龙江医院过完重阳节出院,他没再回到族人家中,而是住进了龙江敬老院。
他开始想念生活了半个世纪的云南,“我在云南习惯到处串门,找四邻乡亲聊天。老伴儿也埋在那里。我很想回去”。
抗战老兵传奇回家路
独立的一居室整洁干净,红色的床褥白色的蚊帐,悠扬的粤曲从收音机中缓缓传出。昨日下午,佛山日报记者来到顺德龙江敬老院时,邱联远刚在护工帮助下洗完澡。
从5月26日回到顺德龙江南坑村算起,时间已过去5个月。
“大家都对我很好。”说起自己返乡的这几个月时间,邱联远连声感谢族人与当地政府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照顾,“但我始终不习惯,不但家乡面貌完全变了样,而且天天要洗澡,又没辣椒吃。还是云南生活得安逸些。等我身体恢复好了,我还是想回那边。”
邱联远的回家之路堪称传奇。5月16日,佛山本地知名网友“@胡祖信”发布一段由云南志愿者“滇西月”拍摄的抗战老兵视频,老人一口纯正“德语”引起媒体关注,经顺德龙江族人电话、视频认亲,开启了“接老兵回家”的爱心之旅。
10天后,在族人邱锡章、邱礼章与龙江政府工作人员陪同下,邱联远乘坐飞机从云南顺利返回阔别42年的家乡,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
“我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回到家乡,还能得到如此高的礼遇。”时隔5个月,回想起5月26日傍晚6时02分,自己再次踏入故乡土地时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眼眶红润,双手颤抖。
回家5个月大半住医院
回到家乡,邱联远住进了侄孙邱礼章家洋房一楼,新房间干净敞亮,窗外就是一片开阔的鱼塘,风景不错。而且距离他出生的旧屋不到30米。
这一切,相比云南黄伞坡的破旧竹棚,可谓天壤之别。
然而,经过连日兴奋、紧张旅途,95岁的老人回到家乡的头一晚便发生了生理上的不适宜。欢迎晚宴散席时,他感觉身体不支。 次日,族人带他去龙江医院检查发现,他因水土不服便秘。
28日下午,邱联远在两个侄孙的陪同下再次回到龙江医院又查出肺气肿。在当晚的一个聚会上,老人竟酣然入睡。
29日一早,身体发烧的邱联远被族人送到顺德人民医院,经检查发现老人肺部感染严重,转至VIP病房急救。直到6月10日才出院回到南坑村邱礼章家中。此后,老人仍需不定时去医院看急诊,打吊针。
邱联远老人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在云南,已经几十年没打过针了。
经过7、8月恢复期,9月25日,邱联远的身体再次报警,又一次入住顺德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需长期调理。
这一治又是半个多月,10月12日,邱联远出院回到族人家中,不料,几天后如厕摔倒,再次入住龙江医院。如此反复,昨日出院时,他没有再回到族人家中,而是住进了之前一直不情愿去的敬老院。
“现在他频繁入院,身体状况很不乐观,我们族人很担心在家无法照顾好他,经过多方商议,并尊重他个人意愿,还是一致同意他入住敬老院,方便得到全方位的专业护理照顾。”说起老人入住敬老院,侄孙邱锡章也显得有点无奈,“我们一有空便会去看他,不让他感到孤单。”
可能再也回不去的异乡
刚刚入住敬老院,性格开朗的邱联远已尝试着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不但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讲自己当年打鬼子的威水史,还现场教人擒拿术。
“我们特意给老人安排了最好位置最好设备的房间,而且安排了专职男护工。”敬老院副院长陈丽辉介绍,老人房间还安装了“平安钟”,只要轻轻一按,护工便马上赶到,“我相信邱老会很快适应敬老院的生活。”
等众人散去时,老人还是觉得落寞,这种落寞来自身心。“我在云南生活了半个世纪,那里的气候、水土、饮食都已习惯,现在突然回到广东,反而不适应这边的环境了。”
邱联远吃惯了又辣又咸的重口味饮食,对于清淡的广东饮食十分不感冒,“我想吃豆腐乳,但他们又说会上火,不让吃。”
“我在云南时习惯找四邻乡亲聊天,但回到这边这种机会少了很多,大家都很忙,哪有时间听你‘吹水’?”老人停顿了一会儿,望着窗外,幽幽地说,“我的寿棺还在那里,我还是很想回去,但现在看来暂时回不去咯!”
身在何处?心安何处?
对于邱联远老人的境况,云南志愿者“滇西月”并不惊奇,“不少老兵返乡后都会出现这种落差,很多因为始终无法重新适应家乡而再次回来云南的。不过,综合考虑邱老目前的主客观条件,我和云南这边的亲戚朋友都觉得,回来云南无人照顾,生活偏僻交通不便,医疗设施简陋,老人家还是留在顺德生活较好。”
关爱抗战老兵网负责人李明辉曾倾力帮助邱联远老人回家。从2009年开始,他和同事已成功从缅甸或云南帮助3位抗战老兵,分别回到广东梅州、广州、佛山,“但前两位均短住了一段时间后便返回缅甸,只有邱老有定居意愿,并居住至今。”
“我们还会跟进老兵回乡后的生活状况,并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李明辉说,“老兵最终能否重新适应家乡,定居家乡,这并非我们能完全把握的,这还需要当地政府、老兵的族人、老兵自己去配合努力完成。说实话,毕竟都是几十年没有回过家乡,完全适应,难度不小。”
早在7月初,应老人叶落归根的意愿,龙江政府部门已为邱联远办理好户籍迁调,老人拥有了家乡的临时身份证。
正式落户后,邱联远可享受城乡合作医疗保险、每月150元的老人津贴、村里的“生果金”。目前,龙江政府仍在为老人申请五保户等福利保障措施,以消除老人的后顾之忧,让老人安心在家乡颐养天年。
“这边的生活水平确实比云南好很多,但有时我会不自觉地怀念在云南竹棚里与乡亲们围着火堆烤火聊天的日子,还随时可以去她坟头坐坐,陪她聊聊天。”说起曾居住半个世纪之久的云南黄伞坡,邱联远老人满含深情,唏嘘不已。
邱联远老人户口本上标注的生日是“11月6日”,他一直没有过公历生日的习惯,并不在意即将到来的“96岁”。但回到家乡后已相继在医院病房度过中秋节、重阳节的耄耋老人,最终身安何处?心安何处?这个答案,仍需要时间验证。
(佛山日报)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