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扎根基层三十年 发表稿件三千篇 ——记河南省漯河市...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城 时间: 2016-11-10 12:37 AM
标题: 扎根基层三十年 发表稿件三千篇 ——记河南省漯河市...
扎根基层三十年 发表稿件三千篇
——记河南省漯河市《十佳市民》张付庆
他叫张付庆,男,现年52岁,高中文化程度,在河南省临颍县王孟镇政府工作。
1981年元月至1984年12月,张付庆在云南边防某部服役,担任营部的通信班长,1984年4月至7月,他参加了著名的老山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在收复老山和防御作战的三个月时间里,他机智灵活,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先后多次完成了团、营首长交给的通信保障和营首长的生命安全,战后荣立了三等战功,他和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李海欣烈士是一个营的同乡战友。
1985年元月退伍后,张付庆被安排在王孟镇政府工作至今,30多年来,他以英雄李海欣为榜样,不居功,不骄傲,扎根基层,默默无闻,领导叫干啥就干啥,**村、驻过队,先后担任过镇人大秘书、劳动保障所所长、民政所长、老干部专干等职,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求名利,不讲报酬,任劳任怨。30多年来,他做到了工作、写作两不误,充分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新闻写作知识,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采写了反映王孟镇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有特色的工作、典型经验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特别是近几年来,王孟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王孟镇人民群众逐年增加的经济收入、王孟镇这几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孟镇撤乡建镇、创建省级、市级文明村镇等等,都离不开张付庆的宣传、离不开张付庆的鼓与呼、离不开张付庆辛勤的努力。
从1985年开始,就有张付庆的新闻作品在中央、省、市、县发表。1987年5月,王孟乡的7名残疾军人,在县乡政府领导和当地妇联的亲切关怀下,都找到了对象,结了婚。于是,张付庆就根据这一线索,及时采写了《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王孟乡7名伤残军人喜结良缘》一稿,先后在1987年5月4日《解放军报》和《河南日报》《漯河报》等新闻媒体发表,在全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98年1月13日,《漯河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刊登了张付庆采写的《生意也做了、景也看了、钱也赚了 ——王孟农民好潇洒》的新闻特写后,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时任中共临颍县委书记苏新华在全县科级干部大会上说:“最近,我们临颍县出现了一个奇闻,王孟乡的农民把生意做到了国外,生意也做了、景也看了、钱也赚了,好潇洒。希望我们全县干部都要向这位农民学习,敢想、敢干,在全县涌现出更多这样的新型农民。”王孟镇种植冬瓜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去年种植面积小,省内外需求量大,所以,冬瓜价格达到了每公斤1.6至1.8元,冬瓜种植户每亩收入在8000元左右,个个都发了冬瓜财。针对这一情况,今年年初,镇党委在工作会上就要求村组干部,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千万不要去年行情好了,今年盲目种植。尽管镇村干部多次要求和强调,今年瓜农们还是盲目种植,冬瓜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所以,今年冬瓜价格偏低,销路不好。7月19日,张付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拍摄了瓜农盼销冬瓜的图片《王孟镇万亩冬瓜质优价廉盼销路》的稿件发布了。紧接着《中国土地流转网》、《搜狐网》、《河南日报》农村版何难帮忙栏目、《大河网》、《漯河在线》、《临颍县政府网》等新闻媒体和网站先后采用发布,在省内外、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大车小辆,前来购买冬瓜的客商络绎不绝,冬瓜由当初的每公斤0.2元,现在已经收购到每公斤0.26元,瓜农的收入增加了,瓜农的脸上又有了丰收的喜悦,这都是张付庆辛勤笔耕努力的结果。近年来,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天地之间有杆秤 那秤砣是老百姓》《政府把园建 菜农来赚钱》《王孟镇农民过节有了新观念 不赛过节赛种田》《八旬烈属颂党恩》《让群众明白 还干部清白》《家园变美 鸟儿回归》《“金枝玉叶”鼓起王孟农民钱袋子》《不信鬼不信神 只信科技能脱贫》《王孟镇镇村干部不忙春会忙春耕》《王孟农民种田有了新观念 种地用上了无人机管农田》等新闻稿件,先后在省以上新闻媒体发表。1992年7月30日,《漯河报》在三版头条位置以《昔日军营建功勋 今日地方显身手 ——记市军地两用人才标兵张付庆》;2016年9月22日,《漯河晚报》以《张付庆 干一行 爱一行》为题,介绍了张付庆的事迹。
几十年来,在王孟镇政府的机关里,每天上班最早的是他,下班最晚的还是他。有时他为了一篇稿件、一篇信息、一个总结,工作到半夜是常有的事。尽管他的身体不是太好,可是,他从来都没有叫过苦、喊过累。尽管他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功臣,是英雄李海欣烈士的战友,可他,从来没有把他当成资本。工作中而是经常以英雄为榜样,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基层30余年,把青春献给了国防事业、基层工作和党的新闻事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张付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被临颍县人武部聘为特约通讯员后,每年都有30多篇反应英雄李海欣烈士父母、青年民兵、退伍军人、征兵工作、国防教育等方面新闻,在市以上新闻单位发表,有力地推动了临颍县人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十年来,张付庆每年都有100多篇稿件,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杂志》《国防》《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漯河日报》等市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新闻特写、通讯、新闻图片、散文共计3000多篇,多次被临颍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漯河日报》、漯河市委老干部局、漯河市委宣传部和漯河军分区评为“优秀通讯员”和“先进工作者”。仅今年元月以来,张付庆就在《漯河网》、《漯河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中国人民公仆网》、《搜狐网》《中国财经新闻网》、《凤凰网》《人民网》发表各类新闻稿件117篇,为宣传王孟、为提高王孟镇的知名度、为王孟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为张付庆(后排右一)在老山前沿阵地上和战友们在一起。
由于张付庆扎根基层三十年,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求名利,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工作政绩突出,经王孟镇党委和临颍县委宣传部推荐:今年11月 8日,经漯河市十佳市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张付庆被评为2016年10月份的漯河市《十佳市民》。
河南省临颍县人武部 张 勇 王进侯
手机 15936636665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