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中越边境爱店镇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卡山参战老兵    时间: 2015-3-4 10:06 PM
标题: 中越边境爱店镇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6:38 编辑

    广西宁明县爱店镇是中国西南经济板块通往东南亚的陆路要道,以中草药贸易闻名。全镇辖3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总面积65.79平方千米。但是鲜为人知的是,爱店镇独具特色、丰富多姿的瑶家文化,凝聚了无数瑶族先民的智慧,更是爱店镇的瑰宝。
    爱店镇瑶民居住习俗
    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山区,即中国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瑶族的居住习俗自古以来就是依山而居,“大分散、小聚居”,背靠大山建村立寨,一般几户至几十户聚居成村。村落的选向依山势而定,主要是以靠近水源和耕作区域、易找建筑材料、野兽出没较少的向阳处为最佳的建寨选址。
    蕉生定是广西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丈鸡教学点的教师。焦老师家在中越边境的山腰上,房屋由砖石砌成,屋顶采用木制结构。进门后是一间堂屋,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供桌,上面摆放着香炉等祭祀物品,墙上挂一副“金玉满堂”的书法作品,左边一间为住房,右边一间放置锅、灶台等物品。房屋外晾晒着八角、玉米等农作物,站在窗边可以一览众山。而丈鸡屯其他瑶族居民居住的房屋与蕉老师家大相径庭。他们的居住习俗反映了瑶族“分散而居”的生活习惯,是地域文化与瑶族文化共同融合而成的一种文化的体现。
    23年来,蕉生定始终在瑶寨里坚守着艰苦和清贫,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随着社会变迁,瑶寨生活不断发生改变,很多村民为脱贫致富,纷纷外出务工赚钱,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蕉生定就当起了这些留守学生的“爹”,倾心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土生土长的瑶民,蕉生定很注重对学生进行瑶族文化、礼仪、风俗等方面的教导,让学生们从小受到瑶族传统文化、礼仪的熏陶,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丰富多彩的瑶家文化
    瑶族历史悠久,文化色彩浓郁。瑶族尊盘瓠为祖先,为纪念盘瓠这位开山鼻祖,直到今日,瑶族每年都要举行规模隆重的“盘王节”,还盘王愿,以感谢盘王的福佑。瑶族“度戒”是传承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度戒”祈求人活着要有人的尊严,死后灵魂才有资格升入天堂,接受子孙后代的香火祭祀。
    此外,瑶族还是一个热爱歌唱的民族,唱词中以历史民歌最为丰富。由于最初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民歌起初都是通过口头朗诵形式流传,后来才逐渐借用汉字将这些口头文学记录下来,形象地再现了瑶族的文化和历史,颇具原生态风味。这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彰显了瑶民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态文化意识。
    据蕉生定介绍,他的家族从广东迁徙到爱店镇世居已三代。在他家里,不仅可以见识瑶族的居住习俗,还能见识瑶族的传统服饰。据他介绍:“现在瑶族人会讲瑶语,但已经很少使用瑶族文字了。老人们还会经常穿瑶族服饰,年轻人只在特殊场合(重要节庆日)穿一下。”说到瑶族的民族节日,他自豪地介绍说:“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热闹的庆祝一番。”他对传承瑶族的习俗非常认可,认为瑶族的传统保留得很好,并且对年轻一代人期望很高,认为他们思想自由,可以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   
    与“越”相亲的瑶族
    在广西宁明县,瑶族人数很少,爱店镇只有丈鸡屯和琴么屯两个自然屯是瑶族的聚居点。这里的瑶民平时都使用本族语言交流,成年人才会说汉语或壮语,年幼的瑶家孩子只会说瑶话。他们世居于此,与越南北部边界地区的瑶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一起在中越两国边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爱店镇位于中越边境公母山下,与越南谅山省禄平县接壤,说到亲密的关系,许多在爱店镇定居的瑶民是从越南迁徙而来的,黄福财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越边境山区的守山人,从越南迁居到爱店镇已有很多年,他的亲戚多居住在越南。他不仅会讲瑶话和壮话,还会唱瑶歌。
    他指着越南方向对记者说:“连接中越边境的是公母山,中国境内的山是公母山的一部分。”他说爱店镇的瑶民和越南的瑶民风俗十分相似,每逢过节,他都要去越南,与那边的瑶民一起庆祝。双方见面时饮用自家酿造的米酒,十分香醇,就像他与越南边民的关系,虽然公母山阻隔两地,但感情是“越陈越香”。
    保护瑶家文化,打造瑶家文化长廊
    广西宁明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该县花山岩画的神话、传说,跳师公、抢花炮,民间编织、纺染、瑶绣,民间人生礼俗、宗教信仰等特色鲜明。爱店镇更保留了丰富的瑶族文化遗存和遗风,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边境展示基地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创意品牌进行重点打造。广西将由东向西,由点成线形成一条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长廊,把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长廊的每一个基地都打造成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宣传长廊。这条文化缎带东起广西东兴市,西到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途径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是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惠民富民示范带。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