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阿姨家的葡萄酒。 “自酿酒还是有安全隐患的。”在贵州贵粮食品进出口公司从事8年品酒工作的李燕认为,酿酒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细菌,如果是大型企业酿造,会全封闭式消毒,但是家庭自制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自酿葡萄酒,一般在卫生方面不能达标,经常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吴天祥博士表示,有人曾将自酿葡萄酒送到检测机构检测发现,许多自酿葡萄酒的配方有超标等问题,一些自酿的酒甚至含“有毒”物质。 家庭自酿不能加水或加酒 那么,自酿葡萄酒能否做到既安全又美味?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高级酿酒师品酒师、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食品营养专家吴天祥介绍说,在家里酿制葡萄酒正确的方法,首先选择没有病害的葡萄原料,一颗颗进行认真清洗后,再把葡萄弄碎后装瓶盖好,葡萄酒里的酒精是靠其中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产生的,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待葡萄首次自然发酵,再隔6至18天,换罐或换瓶,进行“二次发酵”,最好使用玻璃材质的广口瓶,第二次发酵时间大约为一个星期,经过静置澄清后的葡萄酒,最好把它装进小瓶储藏饮用。 不过,吴天祥教授提醒,家庭自酿葡萄酒,应进行原汁自酿,加水或加酒都是错误做法,同时由于整个过程没有进行完整工业化杀菌,不能控制微生物滋长,很容易发生霉变,有害健康。 ⊙相关链接 自酿葡萄酒6大误区 葡萄酒的酿造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发酵过程,其中还有极强的技术成分,包括葡萄的选择、器皿的选择,以及存储时间等多个方面,许多自酿爱好者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葡萄放很久再酿。葡萄在常温下不易保存,很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新鲜度不高,会使酒中更容易滋生霉菌。 误区二:酿酒容器不合适。自酿葡萄酒最好用非金属器皿,比如玻璃瓶、玻璃罐。 误区三:很快扔掉葡萄皮。刚开始发酵时,要让葡萄果皮、果肉、果核在一起,持续发酵几天到三周,再将上述东西分离出去,完成装瓶、密封。 误区四:加糖到葡萄酒中。葡萄酒加过多的糖,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危害。 误区五:加入白酒。 误区六:发酵时间过短。 |
作者: 本报记者 段艳 编辑: 毛黎强 |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