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沙巴战役
[打印本页]
作者:
显初
时间:
2012-8-28 10:52 PM
标题: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沙巴战役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7:23 编辑
了解沙巴战斗首先要了解地理位置,因为当年营连级使用的地图是根据分队各自任务配发的,图上标注的目标在不同等级的图上详略不同,所以,即便是当年的老兵今天也很难理清楚进攻沙巴战斗的脉络。我通过文字叙述勾勒一个大致轮廓,错误的地方难免,请老兵和对此有研究的军友指正。
一、进攻线路上重要目标的地理位置
红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在红河右岸的越南境内,有一条公路与红河平行走向,这就是坝洒——谷柳——柑榶公路,这是一条基准线。
1、在谷柳——柑榶公路之间,谷柳以南约4公里,通往沙巴的公路在这里交会,谷沙公路是自东北向西南的走向,与外约姆河平行;谷沙公路上共有大小10座桥,我们将其标注为1~10号桥。其中,4号桥、8号桥下面溪水较深,水面较宽直接进入外约姆河。沙巴公路沿线两侧有一系列大家熟悉的地名:谷珊、代乃、朱缸荷、1662高地、3号桥、奔西爱、4号桥、威龙松、达果、5号桥、朱奈、6号桥、1796高地、7号桥、8号桥、马匝,过了马匝公路转向正西方,距沙巴大约5公里。
2、在坝洒——谷柳公路之间,向西南方向有一条山间乡村道路:班佛——格盖苗——新寨北垭口——新寨,过了新寨上公路距沙巴县城大约3公里。
3、在班佛——格盖苗之间,一条山间乡村道路交会,这条路向东南方向通往大平,并在大平转为正南走向,至沙巴县城大约6公里。
上面这3条路,就是我军步兵三路进攻沙巴县城的战斗线路。炮兵弟兄记不清这些地名,可以通过图上的目标标号回忆,这一区域的目标标记为70~100。
二、三路进攻沙巴(主要说149师)
当时的战场态势:22日,39师在代乃以及东南侧无名高地阻击向东驰援的316A师先头部队148团,到24日完全控制了代乃地区;23日,37师、38师钳形攻击柑榶,到25日攻克柑榶。
149师是13军的战役预备队,进攻沙巴的命令24日下达,各团行动自25日开始。149师3个团进攻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在“啃骨头”,一是越军316A师沿线密集布阵,多点顽强阻击或伏击;二是进攻线路上地形复杂、又遇大雨;三是仓促投入战斗,在纵深近距离连续攻击,战术指挥上缺乏经验。这几点可以从149师3个团的行动得到验证。
447团沿班佛——格盖苗进攻,27日中午在格盖苗遭遇越军174团阻击,3月1日进攻新寨北垭口遭遇顽强阻击,此后多次发动进攻都没有成功,与越军形成对峙局面,直到3日才控制新寨北垭口;
445团2营中路进攻,27日晚上在大平遭遇顽强阻击,在西北无名高地转入防御;1营、3营沿沙巴公路进攻,越军在公路两侧凭险扼守。进至4号桥南500米公路附近时,遭西侧高地越**力阻击,多次攻击未能奏效;
446团在三路受阻的情况下投入战斗,3月1日凌晨在4号桥地区遭遇伏击,到当天中午控制了北侧无名高地。次日清晨,师炮群对4号桥西南敌阵地进行火力急袭,446团开始向4号桥西南侧无名高地发起攻击。
3月3日,446团和445团(欠2营)打下沙巴县城。当天,447团继续向西攻击黄连山垭口,切断了西逃越军的后路。这时,在大平受阻的445团2营向西接应447团,第二天,两部会合转入清剿。
三、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149师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在伤亡较大的情况下,连续7天的作战重创越军精锐部队说明了这一点。攻克沙巴的战斗和攻克柑榶的战斗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对手不同,345师是驻防地方、由生产转为作战不久的部队,而316A师是越军承担战役机动的野战师;二是37、38、39师根据作战方向和任务进入适应性训练比较充分,并且经历了渡河、谷坝一线作战,积累了不少经验,而149师是在连续数日铁路输送、摩托化行军之后,大雨黑夜的条件下仓促进入纵深作战;三是我们战前对坝洒——谷柳——柑榶一线的敌情比较清楚,而对机动至沙巴一线的越军纵深部署了解不够充分。
316A师向东实施战役机动,并不是我军意料之外的事情,夺取谷柳、老街明确定位为“快速机动作战”,就是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在老街、谷柳外围作战的同时,我们已经在谷沙公路附近节点展开,并且对10号公路实施“控制侦察”,也是出于对越军战役机动的考虑。但纵深侦察在地形及其复杂、没有向导,没有居民的情况下,推进十分困难,仍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1、316A师的机动速度。2月18日,渡河战斗打响的第二天,316A师的先头部队148团从申渊出发,21日就进至代乃地区控制了谷沙公路的战术要点,代乃到我们控制的谷珊,公路距离约3公里。39师116团快速发起攻击,22日18:00攻下了代乃两个重要的无名高地,接着由117团巩固防御打了两天阻击,压制了316A师快速机动的企图。但问题有着两面性,越军148团也为主力在沿谷沙公路布防赢得了时间。
2、316A师的野战适应能力。谷沙公路大约35公里长,沙巴独立营驻守沙巴县城,活动范围很小,沿线机动展开的316A师先头部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凭借险峻的地形构筑了以地堡为核心,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的野战工事,各要点基本形成了环形防御。这其中有些属于战前预设的永备工事,但野战部队在机动中恢复工程建筑配系,形成有效防御体系的速度,对于进入纵深作战的149师构成了重大威胁。149师展开进攻以后,频频遭遇沿线越军顽强阻击和伏击,直到8号桥战斗以后,越军东援无望,开始向黄连山撤逃,这才缓了一口气。
四、比较有名的战斗
代乃阻击战是13军围歼柑榶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39师的两个团也参与了沙巴作战的协同。沙巴之战的主攻是149师的445团(欠2营)、446团(在4号桥投入战斗)。因为越军沿线密集防御,149师三个团几乎没有战斗间隙,7天中一直处于“遭遇——攻击——遭遇——攻击”的状态。
沿线比较有名的战斗:4号桥反阻击战,4号桥西南侧无名高地进攻战、1796高地进攻战、格盖苗遭遇战、大平遭遇战、新寨北垭口争夺战、8号桥地区进攻战等等
转载自,溶溶月色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