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抗战老兵与儿子分别72年终团圆 |
72年前,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杨友富告别家人和不满1岁的儿子,加入中国远征军,到滇西同日军作战,战后在云南边境山村定居。72年后,96岁的老兵杨友富和73岁的儿子杨云清终于团圆,四代同堂共享欢聚盛宴。 “亲戚朋友都来了,太热闹了!有100多人,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吃上一顿!”杨友富的孙子杨文兵15日负责做菜。26岁的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宰了一头猪、一只羊、几只鸡,还有鱼,院里摆了差不多20桌,庆祝家人团圆。 14日凌晨2时许,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捧镇半个山村,杨友富在家人的陪伴下,终于等来了一个兴奋的声音——“爸爸”。杨友富从屋檐下的椅子上站起,杨云清快步走上前,四手紧紧相握。杨友富捧起杨云清的左手,看到少了一截的中指,说道:“真的是你!” 此前去镇康县迎接大伯的杨文兵说,这个断指成为爷爷和大伯相认的最简单见证。指头是大伯不到1岁时,被爷爷编竹筐时不小心用刀子划断的。 “爷爷当时被安排到耿马县作战,后来又去过龙陵在怒江阻击日军,熬夜守阵地到天亮,给部队运送过衣服大米,也被炮弹炸晕过。”从小就喜欢听爷爷讲故事的杨文兵笑着说:“你看我名字里都有个兵字。” 抗战胜利后,杨友富与几名战友流落边境,随后安了家,育有三儿三女。杨文兵的爸爸杨星卫,便是杨友富的小儿子。杨文兵告诉记者,听爷爷说,大概在1977年与四川老家通过信,后来就联系不上了。十几年时间,断断续续寄出好几封,“但每次寄出去都会被退回来。” 今年5月3日,志愿者帮助杨友富在微博上发布寻亲信息,很快就找到了73岁的儿子杨云清。12日下午,现住四川夹江顺河乡龙兴村的杨云清一家6口人,乘火车赶往云南。14日凌晨,这对分别72年的父子终于再次相见。 自从联系上后,这对父子通了好几次电话,十分高兴。知道最终要相见的消息后,一些在外打工或居住的孙辈们,陆续赶回半个山村。“爷爷说,要照个全家福。”杨文兵说,大家很激动,这边的一大家四代60多口人都来了。 与杨云清同行的,有儿子、两个女儿、孙女等。“我爸说这是大事,让我们都要去。”杨云清的儿子杨培全说。 “爷爷和大伯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两边的家人也约好今后多走动多来往,争取年内再聚一次。”杨文兵说,爷爷喜欢听大伯讲四川老家的事情,大伯喜欢听爷爷讲打仗的事。 96岁的杨友富如今身体硬朗,平时抽点烟但不喝酒。杨云清从老家带来特有的烟叶,杨友富抽上一口说:“瞧,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