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南疆热土军旗红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卡山参战老兵    时间: 2014-4-9 11:54 PM
标题: 南疆热土军旗红
南疆热土军旗红

——凭祥市委党管武装工作纪实
广西日报   2010-07-28          ■ 周汉青 秦登凡  

   
  周汉青 秦登凡

  “八一”前夕,笔者走进凭祥人武部修建一新的荣誉室,不禁被一块块闪亮的奖牌,一面面鲜艳的锦旗所吸引:

  广州军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称号、前任市委书记班忠柏被广州军区评为“国防之星”、现任市委书记谭丕创被自治区评为“国防动员工作先进个人”;市人武部被广西军区评为“先进团级党委”……

  一个商贾云集的南疆重镇,一个坐落于东盟桥头堡的新兴城市,缘何能在武装工作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凭祥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罗少鸿一语中的:这是凭祥市委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的结果。

  适应形势,把党管武装工作做“新”

  凭祥,南疆门户,东盟要道,每天川流不息的商人和货车,显示着这个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去年,凭祥口岸对外贸易成交额达到205.11亿元,增长30.22%,增幅居全区第一。面对日渐火热的经济形势,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凭祥市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边境无小事,事事通中央”,对外经贸的繁荣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环境。

  于是,市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谭丕创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市长廖应灿经常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到驻凭祥边防部队和市人武部现场办公,并深入哨所阵地、乡镇人武部、边境一线,开展调研等活动,现场研究军民联合管控边境的办法。

  近年来,凭祥市委、政府提出了“强边固防抓建设,立足稳定求发展”的党管武装工作新思路,相继完善制定了《党委议军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等9个“兴武”和“双拥”工作相关法规文件;制定了“三个纳入”的国防工作机制,即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专武干部队伍纳入市管干部规划通盘考虑,把武装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

  市委、市政府还决定每年7月为凭祥市“双拥活动月”,并制定了“一确定”、“两优先”、“三个百分百”、“四开展”的拥军机制。凭祥有多个驻军驻警单位,随军家属和就地复转退的军人比较多。2008年,市委议军会决定,除主动为随军家属按照人事调配办法调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适当安置或推荐部分家属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外,对随军未就业的其他家属,采取“货币安置”的办法,分别给予相关职务干部随军未就业家属,每人每月生活补贴。

  拥军爱兵,把党管武装工作做“实”

  凤尾山民兵哨所地处偏僻,房屋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旧营房,民兵没有一个优良的守边生活场所。凭祥市委、市政府提出集中精力打造“南疆国防第一哨”的思想。2006年至2008年,市政府投入58万元,改建了廖行民兵哨所、凤尾山民兵哨所和友谊关边防连队哨所;投入78万元,修筑了3.7公里哨所公路。哨所工作设施、生活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得到很好的改善。广州军区司令员徐粉林中将登上哨所视察检查后,称赞哨所是“战区范围内一流的国防哨所”。

  2008年,凭祥市政府投入53万元,启动了建设地下联合指挥所项目和作战平台项目,完成了国防动员局域网建设。2009年又投入70万元,开通地下指挥所连接市政府、人武部和各基层武装部视频通信以及民兵武器装备仓库连接人武部机关视频监控系统,新建人武部机关作战室和情况研究室。

  今年,国家第四个综合保税区落户凭祥后,由于保税区建设需要,一个边防营部需要考虑整体搬迁,市委、市政府投资1100万元,按照建成“广州军区一流边防连队”的标准来设计建设。(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还投入120万元,修缮了边防连队和哨所营区进出道路……这一件件实事,极大地温暖了边防官兵的心,也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凝聚力。

  近年来,抓重点、办实事、解难题,是凭祥市委和市政府管武装、办武装的重要措施。配齐配强了各乡镇人武部长,对素质高、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人武部长予以提升使用,把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好的民兵干部吸收进村两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专武干部,坚持优先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使用;对任职满两届的专武干部,必须提拔或交流使用。这一举措极大地鼓励了乡镇基层民兵和专武干部工作队伍,有效调动了专武干部干事业的积极性。

  凭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市财政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压缩机关办公和行政事业经费,在2005年新建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的基础上,3年内共投入64万元,集中建设了仓库“一网四系统”(脉冲电网,监控、温湿度、叫岗、防雷系统),并对仓库库区和生活区进行美化、绿化。

  为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凭祥市将每年9月定为“全民国防教育月”。在市委宣传部的具体组织下,广泛开展学生军训、形势报告、国防法进村入户街头宣传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国防教育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既当组织者、宣传者,又当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全民国防教育的效果。

  凭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在春节、“八一”建军节、老兵复退、新兵入营等时机,组织召开拥军优属座谈会,定期安排有关人员携专项资金深入所属辖区驻军,开展“三送”活动,努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政治气氛。

  军地合力,把党管武装工作做“强”

  “民兵预备役人员要在生产建设岗位上起带头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起突击作用,在维护边境稳定和社会治安中起骨干作用,在传播社会主义新风中起表率作用。”凭祥市长廖应灿如是说。经过多年探索,该市把群防群治作为创建和谐边防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起以民兵、边境联防队员、治保组织为依托的军警民联防体系,制定了《军警民联防联控工作信息反馈机制》。凭祥市民兵已成为军警民联防体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发挥人员熟、地形熟、情况熟和语言通的优势,以及就地就近、亦兵亦民的特长,形成了“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生产是执勤、种养是巡逻”的良好国防局面,在市域稳定、边境管控、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黑格比”台风和抗旱救灾中,凭祥市民兵预备役和边防官兵主动出击抢救和转移群众4500余人,抢运物资1200多吨,为干旱村屯送水600余吨,捐款150多万元。

  发挥好民兵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同时,凭祥市委、市政府及市人武部还把民兵作为农民知识化工程的主要培训对象,增强民兵致富能力。近年来,全市军民共建立95个扶贫联系点和共建单位,其中乡镇以上有75个扶贫联系点和共建单位。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