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港媒:外国经济学家在华开始受“冷落” 中国愈发怀疑外... [打印本页]

作者: 绿军装的梦    时间: 2014-2-19 10:44 PM
标题: 港媒:外国经济学家在华开始受“冷落” 中国愈发怀疑外...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39 编辑

中国经济经济学家外国经济学家银行债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地方债务银监会唱衰中国头条观察者头条

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一直吸引着全球经济学家的目光,尽管其中不少人在预测中国问题上“屡战屡败”,但各路机构及学院知名经济学家在中国媒体上仍牢牢占据重要位置。不过,这一现象近期有所改变。港媒报道称,由于在中国债务规模和严重程度问题上存在分歧,以及“外资银行的一些经济学家可能与外国政府存在密切关系”,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研究报告变得愈发怀疑,并开始“冷落”全球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
香港《南华早报》2月18日称,据研究经济的学者和官方媒体人士透露,有关部门已要求主要媒体的资深编辑,在考虑邀请谁以及如何谈论中国经济话题时,谨慎从事。一名匿名媒体人士说:“没有黑名单或白名单,但很明显,我们现在被鼓励邀请来自国内证券公司和银行的经济学家及分析人士谈论中国经济。”
《南华早报》:外国经济学家在华受“冷落”
其他迹象也表明,外资银行经济学家在北京明显“失宠”。例如,中国银监会过去经常邀请一些来自外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召开有关中国银行业发展、着重讨论其放贷政策的闭门会议,但自去年以来,此类会议被大幅削减。
两名与银监会有工作关系的经济学家表示,现在只有被银监会认为值得信任的少数外资银行经济学家才会接到邀请。其中一位经济学家说:“舆论环境明显改变,央行和监管机构对于能够透露的信息愈发谨慎。”另一位经济学家则表示:“我认为,原因在于政府的压力更大了,甚至一些官员接受了阴谋论观点,认为外资银行的一些经济学家可能与外国政府存在密切关系。”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曾内部讨论设立“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一职,该建议得到了周小川的支持。国内外银行的几名首席经济学家均在考虑之列,包括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2000年加入德意志银行前,他曾在IMF和世界银行工作。与内部提拔干部不同,这将成为央行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外聘人才之一。
但消息人士透露,马骏的提名很快便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以及其他几个中央部委遭到反对。
2月17日,《北京青年报》称,央行已经根据《聘任制GWY管理试点办法》,对马骏出任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进行内部公示,但央行尚未正式发布确认消息。该报称,对于中国经济的走势,马骏属于“乐观派”。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月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内地的财政状况要比官方数据显示的糟糕,不过还没有严重到引起恐慌的地步。该组织警告说,由于较高的债务水平和较为庞大的赤字,内地经济已经变得“更加容易受到冲击”。该组织估计中国的财政债务(主要指地方债务)已占2012国内生产总值51万亿元(519322亿)的45%。外资银行的许多经济学家对IMF的担忧表示认同。
2013年3月22日,财经网以《中国将有金融危机 穷人将为富人买单》为题刊发国际知名投行机构野村证券的报告。该机构的经济学家张智威和陈家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显现“杠杆化快速升高、潜在增速下滑、房价上升”等警示信号,这也是西欧、日本和美国在爆发金融危机前所展现的特征。其后,该机构多次看衰中国经济。
类似IMF和香港野村证券等经济学家的分析与判断常常与中国官方经济学者的判断不同,并与中国官方在经济上的信心相矛盾。
中国国家发改委2013年12月曾表示,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总体在可控制范围内。
2月18日,彭博社邀请多方外国经济学家激辩中国增速,文章借悲观派代表北京大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的观点批评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健康,称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持续高速,但近年来受重复投资的推动现象尤为严重,要回归健康的增长模式,未来数年中国将付出经济大幅放缓的代价。
但就在几天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借采访公开表示“我相信2014年经济会是乐观的。”他还表示,不要听信境外唱衰中国的论调,他们并不掌握我国的情况。厉以宁曾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导师。今年1月,中国公布2013年的GDP,虽然增幅为近年来新低,但7.7%的结果依然超过了此前设定的7.5%的目标。
尽管国外“唱衰”不绝,中国去年GDP增长仍超目标
观察者网综合南华早报(作者陈澍/译者王晓雄)、参考消息、财经网等消息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