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苑
标题:
美借网络定位猎杀目标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兵老乐
时间:
2013-12-24 08:19 PM
标题:
美借网络定位猎杀目标
本帖最后由 罗俊华1 于 2016-6-27 14:56 编辑
美借网络定位猎杀目标
核心提示: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报道,斯诺登提供的文件表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中央情报局(CIA)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搜捕和猎杀任务。前者主要通过拦截电子邮件、网络渗透等方式寻找目标并对其进行定位,后者则主要负责组织猎杀或者抓捕目标。
小邮件成“一等功臣”
报道称,“尽管这只是一封平淡无奇的电子邮件,是众多夫妻间每天闲谈家事的几百万封邮件之一。但是,NSA却对这封邮件格外感兴趣,因为该封邮件包含了将邮件发送者的丈夫拉入CIA无人机十字瞄准器的重要线索。”
也正是这封邮件,导致了“基地”恐怖组织高级成员--哈桑 古尔在巴基斯坦部落区域的一次CIA的无人机空袭中丧生。因为古尔妻子发送的电子邮件中“关于她目前生活情况”的部分,包含了足够的细节用来确认古尔住所的坐标。这些信息促成了2012年10月1日对古尔的一次抓捕和猎杀行动。
CIA实施的无人机战术高度依赖NSA对数量巨大的电子邮件、信号情报侦察手段。为了应付日益扩大的工作量,NSA还创建了一家秘密单位,对外称为“反恐任务筛查小组”,专攻该机构搜集的海量情报信息,以发现恐怖主义目标。报道称,这个单位用了一年的时间跟踪古尔和他的信使网络,渗透进入了一大批计算机系统和硬件。
文章指出,没有这些渗透行动,找到击毙他的“这种机会是不可能的。”在寻找哈桑 古尔的过程中,NSA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几十平方英里的区域设置了监视区。该机构部署了大量的网络侦察工具,秘密获得“基地”组织成员笔记本电脑的控制权,拦截电子邮件,偷窃视频文件和其他信息,最终确定了古尔的栖身之所。
借网络偷海量情报
美媒报道称,NSA越来越依赖于日益完善的网络攻击获取情报,这一点在安全专家当中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种行动就如同是对恐怖分子嫌犯藏身处进行“静默突袭”,而实施突袭的人则是距离目标几千英里、坐在电脑桌后面的专家。
通过网络,NSA能够获得数量巨大的数字信息,包括视频文档、图片和敲击键盘的记录。报道称,在斯诺登披露的文件清单中有这样的记录,一次单独的渗透行动曾截获了90件加密的“基地”组织文件,16个秘钥,30个没有加密的信息以及数千份聊天记录。
据《华盛顿邮报》记者透露,仅从雅虎邮箱,美国情报机构一天就能够窃取近50万份联络地址。同时,美国国家安全局还对聊天网站进行监控。有分析认为,用户登录社交网站时,网站会自动将其通信内容传至美国情报部门。而电脑与手机等其他设备同步的人,他们保存在电脑硬盘内的全部信息都会流入美国情报部门之手。
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情报部门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全球数据链接从个人电子账户上搜集巨量电子通讯录,内容包括用户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街道地址以及商务、家庭信息,每年的通讯录采集量超过2.5亿份。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在当今的云计算时代,用户不再将个人数据存放于电脑中,而是选择放到云服务提供商手中,而后者则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美国公司。
多举措促网络霸权
美国不仅掌控着网络世界的管理权,也是黑客的大本营。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引入网络战概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其应用于实战的国家。有分析指出,为巩固网络霸权,美军采取了诸多相应的措施。
大力开发计算机网络武器,就是美军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悉,在软杀伤网络战武器方面,美军已经研制出2000多种计算机病毒武器,如“蠕虫”程序、“特洛伊木马”程序、“逻辑炸弹”以及“陷阱门”等;在硬杀伤网络战武器方面,美国正在发展并发出电磁脉冲弹、次声波武器、激光反卫星武器、动能拦截弹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可对别国网络的物理载体进行攻击。
与此同时,美军还正在筹划创建“黑客部队”。报道称,早在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了“国家安全第16号总统令”,组建美军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公开的网络“黑客”部队,这支平均智商在140以上的部队,可随时发起进攻,侵入他国网络,并对其进行破坏、致其瘫痪甚至彻底控制。
美媒报道称,组建信息网络进攻部队也是美军巩固网络霸权的重要步骤。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 亚历山大称,美国网军将由40个网络战队伍组成,其中13支为“进攻性”部队,主要开发网络战武器。美国国防部副部长阿什顿 卡特透露,五角大楼组建网络部队的工作一旦完成,网军总人数将达4000人,而且他们能很快全部就位。
欢迎光临 老兵苑 (http://bbs.laobingy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